黄冠绿啄木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黄冠绿啄木鸟(学名:Picus chlorolophus)鴷形目啄木鸟科的小型啄木鸟,体长23-27cm。额和眉纹鲜红色,头顶和耳羽橄榄绿色,枕部具有鲜黄色羽冠,极为醒目。颊部有一条白纹。上体和胸草绿色或橄榄绿色,腹至尾下覆羽淡黄白色而具褐色横斑。飞翔时飞羽上面无横斑,翅下具黑白色横斑,内侧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多数为栗红色。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现于竹林和林缘灌丛地带。以昆虫为食,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泰国、苏门答腊和中国。

中文学名:

黄冠绿啄木鸟

拉丁学名:

Picus chlorolophu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鴷形目

科:

啄木鸟科

属:

绿啄木鸟属

种:

黄冠绿啄木鸟

亚种:

9种

命名时间:

Vieillot, 1818

英文名称:

Lesser Yellownape

目录

外形特征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级别

外形特征黄冠绿啄木鸟(图2)

[1]

黄冠啄木鸟雄鸟额红色或橄榄绿色,鼻羽至眼上方黑色,头顶和颈侧橄榄绿色,枕具一金黄色羽冠。一条细长的红色眉纹前端与额部红色相连,后端和金黄色枕冠相连。眼先经眼下到颈侧有一白色或黄白色颊纹,颚纹红色,耳羽和颈侧同色。上体淡黄绿色而有光泽,两翅褐色,头两枚飞羽外翈具不明显的白色横斑,其余飞羽外翈栗红色。边缘微缀以棕色,往内飞羽绿色逐渐增加,直至与背同色。尾黑褐色,中央尾羽具铜绿色或橄榄绿色狭缘。颏、喉淡白色而具橄榄褐色斑杂状,下喉和胸暗橄榄褐色,胸以下的整个下体,包括尾下覆羽、腋羽和翼下覆羽全为褐色和白色相间横斑,白色常缀有淡黄色或橄榄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额不具鲜红色,仅从眼后到枕有一条宽的鲜红色带。虹膜红色或朱红色。嘴黑色或灰黄色,先端和嘴峰角褐色,跗蹠和趾绿黑色或灰绿褐色。爪黑褐色或角黄色。

体重♂63-79g,♀64-73g;体长♂230-267mm,♀240-251mm;嘴峰♂22-27mm,♀21-24mm;翅♂121-131mm,♀126-130mm;尾♂90-104mm,♀93-105mm;跗蹠♂20-24mm,♀20-22mm。[2](注:雄性——♂;雌性——♀)

分布范围黄冠绿啄木鸟(分布图)

[3]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4]

生活习性黄冠绿啄木鸟(图3)

[5]

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现于竹林和林缘灌丛地带。叫声是响而尖的“kwee、kwee、kwee”告警声,或单声的“pee-ui”作叫。习性喧闹,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时以小群或跟随混合的大鸟群移动。以昆虫为食,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2]

生长繁殖黄冠绿啄木鸟(图4)

[6]

繁殖期4-7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2-4枚。卵白色,椭圆形,大小为25-27mm×18-19mm。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2]

亚种分化黄冠绿啄木鸟(图5)

[7]

(9种)[8]1.Picus chlorolophus simlae分布于印度喜马偕尔邦,尼泊尔。

2.Picus chlorolophus chlorigaster分布于印度半岛。

3.Picus chlorolophus wellsi分布于斯里兰卡。

4.Picus chlorolophus chlorolophus分布于尼泊尔,缅甸和越南北部。

5.Picus chlorolophus annamensis分布于泰国和越南。

6.Picus chlorolophus citrinocristatus分布于越南和中国福建。

7.Picus chlorolophus longipennis分布于中国海南岛

8.Picus chlorolophus rodgeri分布于马来西亚西部高地。

9.Picus chlorolophus vanheysti分布于苏门答腊高地。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9]

注:

黄冠绿啄木鸟(学名:Picus chlorolophus)和黄冠啄木鸟(Picoides mahrattensis)是不同属的啄木鸟,是2个不同的物种,很多网站用了同一个中文名称“黄冠啄木鸟”。

(概述图[1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