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三宗宝之铃铛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据《卫志》记载,铃铛阁地处西北城角,至于铃铛阁始建于哪一年,却有唐、元、明三代不同的说法。据同治《天津县新志》记载,明代万历七年(公元一五七九年),天竺国僧人海会在海会寺旁建稽古寺,而铃铛阁则是稽古寺内的藏经阁。此阁阁角悬挂48只风铃,微风吹拂,远闻数里,故名铃铛阁。

至清康熙、嘉庆年间,铃铛阁内设立了藏书楼,书籍大部分为社会名流捐赠,海内孤本多达数百种。清光绪二十年(公元一八九四年),这一著名的古迹连同藏书均被大火焚毁。此后,曾在原址上重建稽古书院。后来,稽古书院改为天津第一所官立中学堂,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个学堂曾多次更名,直至今日的铃铛阁中学。天津卫,铃铛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