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尼亚诺夫
特尼亚诺夫(Tynjanov,1894—1943)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家,作家。1918年在彼得堡大学语言学史系毕业,积极参加了当时的文学辩论,是诗歌语言理论学会的重要成员。主要著作有:《诗歌语言问题》、《文学事实》、《拟古者和革命者》等等。1928年与雅各布森合作完成的论文《语言和文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被视为形式主义的经典文献。1929年,特尼亚诺夫确信形式主义文学研究方法已经丧失活力,便果断地离开形式主义阵营,转入文学史的研究中去。特别到了晚年,他的文学研究中的形式主义痕迹实际上已很微弱。
同其他形式主义者一样,特尼亚诺夫也试图借鉴语言学理论来研究文学。他尤其注意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切入文学研究,对诗歌中的词语进行语义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首先他认为在诗歌中词语没有确定的意义,一个词的意义总是在特定的句子中体现出来的,不存在超越、游离于句子之外的词,也不存在超越、游离于具体语境之外的抽象意义,词的意义总是变动不居的。其次,一个词的词义包括基本意义和次要意义或“波动意义”两个方面;他认为,有时候,一个词的波动意义可能完全压倒其基本意义,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诗歌语言中。诗歌语言的独特之处即在于,它所使用的词语并没有抽象固定的意义,诗的词语从其具体语境中“获得色彩”。正是这种独特的语言使用赋予了诗歌独特的“诗性”或“文学性”。
特尼亚诺夫形式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整体性”文学思想。这一理论的要点如下:首先,一部文学作品是一个整体,全部文学作品构成一个大的整体;其次,整体不是各从属单元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因素相辅相成而成的有机整体;第三,文学和美学研究应着重研究作品的整体性及其功能,即研究整体之内的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是如何结合为一个整体的;第四,一部作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机械拆分为若干独立单元;当然,这并不是说某个单元不可以单独成为研究对象,而是说在分析时,我们必须考虑它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它是作为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有其存在价值。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形式主义文学观,这种文学观强调的是文学的内部结构因素。而非文学与社会、历史、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关系。
特尼亚诺夫美学思想中最突出、同时争议也最大的部分当是其形式主义文学演变论。特尼亚诺夫认为,传统的从作家主体或时代环境出发写作的文学史不是真正的文学演变史。真正的文学史是作品自己的历史,是文学内在属性发展变化的历史。正如一部作品构成一个整体,一个时代的整个文学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或有机体系,这个体系的发展与演变,主要是体系内部各因素重组或重构的结果,与外在世界并没有多少关系。特尼亚诺夫认为,一种新的文学传统可以看作是旧的文学传统中内部诸因素重组的结果。某个因素在某种情况下上升成为体系内的主导因素,其他因素相对下降为次要因素,于是,文学传统就被改变了。当然,文学传统的嬗变继承并不是如子承父业一般的平稳过度,而是充满了斗争。新形式为取代旧形式的权威,往往会诉诸某种古代权威,这就是文学上的复古现象。但是不管怎么样,文学演变首先是文学自身的发展与变化。
特尼亚诺夫对“戏仿”的研究也很值得我们注意。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果戈理》中他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家庭之友》是对果戈理《挚友通信选》的滑稽模仿。特尼亚诺夫认为,“戏仿”的合法性基础在于:随着大量模仿之作的产生,原来曾经独领风骚的某种文学体裁或创作手法会变得老生常谈,魅力不再,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新的作品,对旧的文学体裁或创作手法进行创造性的改编,使其恢复某种活力,这就是“戏仿”。
特尼亚诺夫的文艺学美学思想的形式主义倾向有其时代进步意义,尤其在过分强调文学的外在社会性、阶级性的苏联文坛,这种倾向的进步性尤其明显。但是过分强调文学的独立自足性的理论弊端也是很明显的,沿着形式主义的方向一直往前走,只关注作品本身,而不关注作品与其时代、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学研究的路子很容易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