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核桂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坚核桂樱种中文名:坚核桂樱

种拉丁名:Laurocerasus jenkinsii (Hook. f.) Yü et Lu

种别名 :阿萨姆稠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

国内分布:产云南西南部。生于山地沟底阴处疏密林中,海拔1000—1800米。

国外分布: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和缅甸北部也有。

海 拔:1000-1800

命名来源:[bull. Bot.research 4(4): 48. 1984]

中国植物志:38:116

英文植物志:9:428

系中文名:齿叶系

系拉丁名:Ser.Zippelianae

组中文名:无腺组

组拉丁名:Sect.Laurocerasus

亚属中文名:矮生樱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Microcerasus

属中文名:桂樱属

属拉丁名:Laurocerasus

亚科中文名:李亚科

亚科拉丁名:PRUNOIDEAE FOCKE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小枝红褐色至黑褐色,疏生小皮孔,无毛。叶片草质至薄革质,长圆形,稀倒卵状长圆形,长(6)8—16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渐尖至尾尖,基邮宽楔形,叶边疏生针状尖锐浅锯齿,有时近基部或中部以下全缘,两面无毛,上面光亮,下面色较浅,基部近叶缘常有1对紫黑色扁平基腺,叶脉10—14对,在上面微突起或稍凹陷,下面明显突起;叶柄长5—10毫米,无毛;托叶早落。总状花序单生于叶腋,长5—8厘米,具短柔毛;花梗长2—3毫米;苞片长2—2.5毫米,早落,具短柔毛,位于花序基部者常无花,先端3浅裂或具3齿;花萼微具柔毛;萼筒长约1.5—2毫米;萼片卵状三角形,长1—2毫米,有睫毛;花瓣近圆形,直径2—3毫米,白色,无毛;雄蕊约20—30,长4—5毫米;子房无毛,花柱稍长于雄蕊。果实宽椭圆形或倒卵球形,两端狭,顶端较圆钝,长1,一20毫米,宽14—16毫米,暗褐色,无毛;核壁厚而坚硬,表面具明显粗网纹。花期秋季,果期冬季至翌年春季。

产地分布:产云南西南部。生于山地沟底阴处疏密林中,海拔1000—1800米。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和缅甸北部也有。

本种提示:本种果实大,核坚实,在桂樱属中较为独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