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胸绿鹊
黄胸绿鹊(学名:Cissa hypoleuca)为鸦科绿鹊属的鸟类。全长320-335毫米。上体蓝绿色,枕羽延长成羽冠,中央尾羽显著长于外侧尾羽。自眼先过眼至后枕,有一宽阔黑带,在枕后左右汇合。飞羽棕褐色,内侧飞羽末端染蓝。下体淡蓝绿色,胸羽色较深。雌鸟色淡并偏蓝色。虹膜褐色;嘴亮红色;脚红色。主要栖息于山地的原始和次生林中,或栖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阔叶林内。杂食性。成对或结小群活动,常发出响亮叫声但少出现。在森林较低层捕食昆虫。分布于越南、泰国、老挝、文莱以及中国的四川、广西、海南等地。
中文学名:
黄胸绿鹊
拉丁学名:
Cissa hypoleuca
别称:
东方绿鹊、印支绿鹊、印支绿蓝鹊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雀形目
科:
鸦科
属:
绿鹊属
种:
黄胸绿鹊
亚种:
5种
命名时间:
Salvadori & Giglioli, 1885
英文名称:
Yellow-breasted Magpie
英文名称:
Indochinese Green Magpie
目录
外形特征雄性成鸟雌性成鸟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级别
外形特征雄性成鸟黄胸绿鹊(图2)
[1]
额、头顶和延长的枕羽以及两颊为绿色;头侧由眼先经眼至颈项部相遇而形成一宽阔的黑色环带斑;肩、上体绿色;尾羽绿色、羽端浅灰色,外侧尾羽具黑色次端斑;两翅除小覆羽为淡绿色外为深暗棕赤色或栗红色,内侧次级飞羽具宽的辉绿色尖端。下体淡黄至亮黄色,喉部较绿一些。雌性成鸟体色与雄鸟相似,但羽较浅淡些,体形亦稍小。
嘴、跗蹠及爪,均橙黄色。[2]
分布范围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3]
生活习性黄胸绿鹊(图3)
[4]
主要栖息于山地的原始和次生林中,栖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阔叶林内。杂食性。成对或结小群活动,常发出响亮叫声但少出现。在森林较低层捕食昆虫。
声音多变、大声、哀婉的刺耳尖叫“peu-peu-peu”接以粗声的“chuk”;也有似责骂的高音叽叽喳喳声。[5]
生长繁殖繁殖期4-7月。通常置巢于树上或高的灌木上,也在竹丛上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枯枝、枯草茎、草叶、根、竹叶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的草根。每窝产卵3-7枚,多为4-5枚,卵灰白色、白色或淡红色,大小为 30.2mm×22.9mm。[5]
亚种分化黄胸绿鹊(图4)
[6]
(5种)[7]1.东方绿鹊西南亚种(学名:Cissa hypoleuca jini):分布于中国四川、广西等地。
2.东方绿鹊海南亚种(学名:Cissa hypoleuca katsumatae):分布于中国大海南等地。
3.东方绿鹊越南亚种(学名:Cissa hypoleuca chauleti):分布于越南。
4.黑猿东方绿鹊(学名:Cissa hypoleuca concolor):分布于越南北部。
5.东方绿鹊指名亚种(学名:Cissa hypoleuca hypoleuca):分布于泰国东南部,老挝和越南。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