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病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蘑菇病毒又称法国蘑菇病、菇脚渗水病、顶枯病、褐色蘑菇病等,蘑菇病毒病在国外研究报道的较多。近年来,国内发生较普遍,成为我国蘑菇生产上的一大问题,不仅影响当年的产量,对来年也有影响。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症状菌种本身带有病毒,菌丝生长速度减慢,且很稀疏,颜色变褐,菌落边缘不整齐。如用带有病毒的菌种播种,菌丝发菌及子实体分布不均匀,也有不出菇 的现象;子实体长出后,菌盖菌柄生长不成比例,菌盖小,菌柄细长,并弯曲,有的菇柄呈球状,菌盖薄而平展,有的菌盖呈半球形,菌柄上粗下细,呈钉头菇。担孢子子实体较小,且萌发快。当正常菌种被病毒感染后,多在第2茬菇开始表现症状,病菇越来越多。病原病毒引起的,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结构的简单生物。病毒粒体只存活在菌丝体的细胞内或担孢子内,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病毒粒体为球状。发病特点蘑菇病毒营专性寄生,仅在活体内生存。它主要通过蘑菇菌丝和孢子传播,也可通过昆虫口器传播。病毒病造成产量的损失与感染时间有关,菌种本身带有病毒,造成的损失大,播种后感染该病的程度与感染时间的长短有关系。菌种本身带有病毒,所扩大繁殖的二级种或三级种都带有病毒。在播种后感染病毒的,是由空气传播的。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毒能力强的品种。

(2)搞好菇房卫生,在生产结束后,对菇房进行消毒,将床架及用具在水中浸泡7-10天,然后晒干,再用苏打水加2%的五氯酚钠混合液涂刷,再用5%的甲醛喷射菇房的墙壁地面进行杀菌,或用硫磺进行熏蒸。

(3)播种后用地膜或旧报纸覆盖床面,防止孢子感染菇床,5-6天用0.5%的甲醛溶液喷洒,直到覆土为止。

(4)防止害虫传播病毒。

(5)带病菌种可在30-32℃高温箱培养或连续转管接种,使病毒钝化,或在平板培养皿上切取菌落最外缘的幼嫩菌丝不断连续繁殖,需经过多次进行

(6)适时采收成熟子实体。

常用药剂 五氯酚钠、甲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