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

[1]

作者: 李泽泉 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字数: 235000

开本: 大32开

I S B N : 9787010089065

定价:¥26.00

内容简介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内容,是重要的意识形态范畴。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所维系,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国家、社会、自然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并反作用于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道德总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带有道德的特征。历代统治阶级,总是把道德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和研究。可以说,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道德的建设史。

作者简介李泽泉,浙江省文明办综合处延长、浙江文明网编辑部主任,哲学博士,浙江财经学院伦理学研究员。1965年2月生,浙江省龙泉人。1984年起先后在杭州大学哲学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南京大学哲学系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科、研究生班和博士研究生学业。1990年起先后任浙江省警察学院研究生学业。1990年起后任浙江省警察学院教员、浙江省委宣传部文明办主任科员、副调研员,浙江省文明办综合处副处长、延长、宁波市海曙区委副书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专长公民道德建设研究,衔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红旗文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毛泽东思想论坛、浙江学刊等报刊上公开发表文章60多篇,著有《和谐与文明》(合著)一书。

目录序言

导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基本含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和逻辑起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主体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他部分内容的关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与同一时期社会上一般道德建设思想的关系

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意义

1.是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客观需要

2.是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需要

3.是面向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第一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第二章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

第三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

第四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针

第五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方法

结束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