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蜡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沼泽多年生草本,高1~2m。根茎匍匐,有多数须根。叶扁平,线形,宽4~10mm,质稍厚而柔,下部鞘状,穗状花序圆柱形,长30~60cm,雌雄花序间有间隔1~15cm;雄花序在上,长20~30cm,雄花有早落的佛焰状苞片,花被鳞片状或茸毛状,雄蕊2~3。雌花序长10~30cm,雌花小苞片较柱头短,匙形,花被茸毛状与小苞片等长,柱头线头圆柱形,小坚果无沟。花期6~7月,果期7~8月。

毛蜡烛

种中文名:东方香蒲

种拉丁名:Typha orientalis Presl

类别:利水渗湿药

拼音:dōng fāng xiāng pú

种别名 :毛蜡烛(贵州)、香蒲(陕西)

科中文名:香蒲科

科拉丁名:Typhaceae

属中文名:香蒲属

属拉丁名:Typha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云南、台湾等省。

国外分布:菲律宾、日本、原苏联及大洋洲等地均有分布。

中国植物志:8:003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根状茎粗壮,有节;茎直立,高1~2米。叶线形,宽5~10毫米,基部鞘状,抱茎,具白色膜质边缘。穗状花序圆锥状,雄花序与雌花序彼此连接,雄花序在上,较细,长3~5厘米,雄花无花被,雄蕊2~4,花粉粒单生,雌花序在下,长6~15厘米,雌花无小苞片,有多数基生的白色长毛,毛与柱头近相等,子房长圆形,有柄,柱头匙形,不育雌蕊棒状。小坚果有1纵沟。花果期5—8月(江苏)。

生长环境:生于池沼、湖泊、河边,水稻田及水湿地。

花期果期:

用 途:花粉入药,为消炎利尿和止血剂。叶供编织用。蒲绒可作枕絮及填充物。幼嫩时为牛马的好饲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