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跳之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战争背景明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以镇压为主,激起各民族的强烈反抗。嘉靖末年,罗旁地区(东界新兴、南连阳春、西抵玉林、北连西江,万山联络)瑶民聚众起义。

虎跳简介虎跳位于广东信宜市怀乡镇黄华江上,距市区30多公里。峡谷河道上游在怀乡镇境内,下段在原旺沙镇(已并入朱砂镇)境内,长约5公里。两面石壁如削,江面狭窄,江水湍急,隆隆有声。狭入口处高出水面数尺有一块黑色的花岗 岩石,有斑驳白纹酷似猛虎,跃跃欲跳,故名虎跳。

头场滩是虎跳的入口,奇石满堆,千姿百态,人只能在乱石中走,恍若置身于怪禽异兽群中。从这里至“虎口”嵯岩峭壁绵延,这里两岸峭壁耸立、中间湍水淙流。江左有仙人桥,是仿效四川栈道凿石开成的行人道,路面崎岖而窄,上为突出的岩石遮盖,下临深渊,这是锻炼人的胆量的好去处。昔日,新嫁娘乘轿返夫家,惯例是途中不能下轿的;但到了这里,也得破例下轿步行,过了这险道再乘轿,故又名新人桥。桥下是深潭,旧名大岩,据说渔人也莫测其深度,肥美大鱼捉不完,石崖上有一个石洞,叫大王洞,又名“翼王宫”,曾为当地瑶民首领肉翼大王所居。明万历四年(1576年)罗旁战役中,他在这里抗击两广总督凌云翼所派遣的高州参将陈璘的征讨,英勇牺牲。瑶民在虎跳口建一座庙纪念他,现庙己废。

战争简介万历四年(1576年),两广总督凌云翼调集官兵20万人分10哨征讨罗旁谣人,是年十一月出师。高州参将陈璘率一哨从信宜进军怀乡,怀乡地区瑶民首领肉翼大王率瑶民抵抗。瑶民利用山地作战之长,攻陈璘所短,取得很大战果;瑶民运用"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兵来我去,兵去我还"的战术与陈璘周旋。后陈璘设计四面埋伏,佯作退兵,引诱肉翼大王尾追陈兵。肉翼大王误中陈璘之计血溅虎跳,瑶人大部分被残杀。接着,陈璘连续荡平90多个瑶寨,怀乡地区遂成"草木茂畅,兽禽繁殖"的丘圩。[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