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论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赵奢论税:原文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则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守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未几,民富而府库实。(选自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五)

目录

注释译文习题参考答案:阅读理解文言知识

注释1.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小官。

2.赵奢:战国时赵国名将,善于用兵。

3.用事者:管事的人。

4.加兵:兴兵侵犯。

5.国赋:国家的税务收入。

6.说:劝说

7.轻:轻视

8.以:根据

9.为:是

10.奉:奉行

11.安:怎么

12.以:凭

13.治:管理

14.于:①.在;②.被;③.对,向

15.纵:放纵

16.使:派;让

译文赵奢是赵国负责收税的官员。他到平原君家收取租税,但平原君家人不肯缴税,赵奢根据律法处治了他们,杀了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家人。平原君恼怒,要杀了赵奢。赵奢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纵容您的家臣不奉行公事,法律就会削弱。法律削弱,国家就衰弱。国家衰弱,诸侯就加强战争,诸侯加强战争,赵国就不存在了,您怎么能够得到这样的富足呢?凭着你的尊贵地位,奉行公事,遵守法律,全国上下就太平,全国上下太平,国家就强大,国家强大,赵国就稳固,您作为赵国重臣贵戚,怎么能被天下人轻视呢?”平原君认为赵奢是一个贤能的人,对国王说了这件事。赵王任用他管理国家的赋税,没有多少时间,赵国百姓富裕而且国家府库充实。

习题翻译:1.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则无赵也。

-------------------------------------------------------------------------------------------

2奉公守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

--------------------------------------------------------------------------------------------

3.王用之治国赋,未几,民富而府库实。

--------------------------------------------------------------------------------------------参考答案:1.不奉行公事,法律就会削弱。法律削弱,国家就衰弱,国家衰弱,诸侯就起兵,诸侯起兵,赵国就不存在了。

2.奉行公事,遵守法律,全国上下就太平,全国上下太平,国家就强大,国家强大,赵国就稳固。

3.赵王任用他管理国家的赋税,没有多少时间,赵国百姓富裕而且国家府库充实。

阅读理解1、“赵奢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他从反面论述的原因是什么?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答: 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

2、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赵奢和平原君的性格特点。

答:赵奢:清正廉洁,依法办事,不畏权贵。

平原君:采纳忠言,善于用人。(意对即可)

3、假如你是平原君,你将制定什么样的法规来约束家人,使之遵纪守法?请列举一条。

答: 略。文言知识释“于” “于”是个多义词,解释也极灵活。上文出现过三个“于”,它们的含义不同。

①“君于赵为贵公子”中的“于”,相当于“在”,意为你在赵国是贵公子。

②“岂轻于天下邪”中的“于”,相当于“被”,意为难道会被天下人轻视吗?

③“言之于王”中的“于”,相当于“对”、“向”,意为对国王说了这件事,或向国王说了这件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