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
一、名词
1. [kingdom;domain;realm]。王国,汉语多对应英语的Kingdom,按照中文的概念,多指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政治实体,或国家元首为国王的现代主权国家。从发展史上,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时期,其王国和现代国家不同。随着征服和被征服,很多成为演化为现代国家,并由此形成当今各种政治体制的国家,如君主立宪制的英王国、君主制(政教合一)的部分阿拉伯国家;很多自始至终由单一民族的王国变为现代单一民族国家如朝鲜。 中国秦朝(先秦时期)以前的相当长时间内,由中原王朝天子封地被称为诸侯列国(state),有封王,如齐王、楚王等,中文称中国历史上这一时期的王国为诸侯。汉朝之后,封国制和郡县制并行,之后各个朝代各有分封,封国的统治者时称为“国王”,有的封国、地方割据势力、民族共同体演变为独立国家如朝鲜、越南。
2.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当代的王国多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丹麦、荷兰、瑞典等王国。
3. 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借喻相对独立的一定的领域或范畴:自由王国,独立王国,北京是自行车的王国,在解析数论的王国里,探索隐微。
二、东汉·宦官
王国,东汉宦官,京兆人,“十九侯”之一,原为长乐太官丞。
东汉延光四年,当时阎皇后权朝,罢黜刘保的太子帝位,改立北乡侯为帝,北乡侯死后又与其弟阎显、宦官李闰、江京等人策划再立他人。公元125年十一月2日,孙程、王康、王国、黄龙、彭恺、孟叔、李建、王成、张贤、史泛、马国、王道、李元、杨佗、陈予、赵封、李刚、魏猛、苗光等十九个宦官在皇宫大钟下秘密商议,冲入省门,将江京一党就地斩杀。扶立刘保登基,并铲除了阎氏外戚,结束了外戚乱政的局面。
《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迎立后汉顺帝恩赐“王道为范县侯,(食邑)四千户”王国原先在邓太后处任职,又与蔡伦相善,他是这次事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三、十六国·前凉·司马王国,前凉尚书令、凉州牧张瓘的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