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盲蝽
全体黄绿色至枯黄色,春夏青绿色,秋冬棕褐色,头部略呈三角形,头顶后缘隆起,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丝状,第2节长等于3、4节之和,喙4节。卵长1.5毫米,长卵形,浅黄绿色,卵盖四周无附属物。
中文学名:
牧草盲蝽
拉丁学名:
Lygus pratenszs(Linnaeus)
界:
动物界
纲:
昆虫纲
目:
半翅目
科:
盲蝽科
分布区域:
在东北、华北、西北
寄主 :
棉花、苜蓿、蔬菜、果树、麻类等
目录
为害特点形态特征生活习性
为害特点成、若虫刺吸嫩芽幼叶及叶片汁液,幼嫩组织受害后初现黑褐色小点,后变黄枯萎,展叶后出现穿孔、破裂或皱缩变黄。牧草盲蝽1
[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5mm,宽3.2mm。全体黄绿色至枯黄色,春夏青绿色,秋冬棕褐色,头部略呈三角形,头顶后缘隆起,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丝状,第2节长等于3、4节之和,喙4节。前胸背板前缘具横沟划出明显的“领片”,前胸背板上具桔皮状点刻,两侧边缘黑色,后缘生2条黑横纹,背面中前部具黑色纵纹2—4条,小盾片三角形,基部中央、革片顶端、楔片基部及顶端黑色,基部中央具2条黑色并列纵纹。前翅牧草盲蝽
[2]
膜片透明,脉纹在基部形成2翅室。足具3个跗节,爪2个,后足财节2节较1节长。卵长1.5mm,长卵形,浅黄绿色,卵盖四周无附属物。若虫与成虫相似,黄绿色,翅芽伸达第4腹节,前胸背板中部两侧和小盾片中部两侧各具黑色圆点1个;腹部背面第3腹节后缘有1黑色圆形臭腺开口,构成体背5个黑色圆点。
生活习性北方年生3—4代,以成虫在杂草、枯枝落叶、土石块下越冬。翌春寄主发芽后出蛰活动,喜欢在嫩叶、嫩茎、花蕾上刺吸汁液,取食一段时间后开始交尾、产卵,卵多产在嫩茎、叶柄、叶脉或芽内,卵期约10天。若虫共5龄,经30多天羽化为成虫。成、若虫喜白天活动,早、晚取食最盛,活动迅速,善于隐避。发生期不整齐,6月常迁入棉田,秋季又迁回到木本植物或秋菜上。天敌主要有卵寄生蜂、捕食性蜘蛛、姬猎蝽、花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