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宫黄埔秘档图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作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 合编

出 版 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1

版次: 1

页数: 509

印刷时间: 2006-7-1

开本:

印次: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10797405

包装: 盒装

内容简介黄埔,是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这里曾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槛,世界透视中国的窗口。作为千年古港,从先秦历经唐宋直至明清,黄埔一直是海运贸易的物流中心。

黄埔,是中外交往的第一驿站,是中西文明碰撞交融的热土。郎世宁、戴进贤、蒋友仁等一批又一批西洋传教士,从这里登陆中国,走进大清国的皇宫,黄埔成为西风东渐具有特殊意义的码头。

黄埔,在近代中国跌宕起伏的岁月中留下了特殊的印记。

南国港湾黄埔的岁月沧桑,在明清皇宫档案中留下了大量的原始记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共同合作,对明清宫藏黄埔档案进行了系统挖掘,从浩瀚的皇家典籍中,甄别遴选出有关黄埔的珍贵档案二百余件,并精选有关历史图片,编纂成这部《明清皇宫黄埔秘档图鉴》。

本书收入的明清宫藏原始档案,均为实物翻拍或原件影印,包括“皇上”的亲笔御批,均属久存大内、秘不示人之珍品,是研究和认识黄埔乃至中国近代历史最为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全书图文精美,装帧豪华,集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于一身。豪华精装,配高档礼盒及精致手袋。

目录明清皇宫黄埔秘档图鉴:上册

前言

壹 一口通商 洋船云集

兵部尚书赵彦题行稿:推补广州海防参将巡查波罗洲等处洋船

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624年2月10日)

清宫舆图:广州府舆图、广州府番禺县图说

兵部尚书熊明遇题行稿:筹议粤省华洋互市事宜

崇祯四年八月二十四日(1631年9月19日)

西洋人眼中的广州珠江图景

兵部尚书熊明遇题行稿:酌议海禁之利弊

崇祯四年八月(1631年9月)

行驶在南中国海的英国船队

兵部尚书张凤翼题行稿:严防粤东番禺一带里海商人接济洋寇

崇祯七年四月二十二日(1634年5月18日)

珠江民生图

广东巡抚李栖凤题本:荷兰商船到达虎门,是否准许贸易

顺治十年三月初三日(1653年3月3日)

荷兰使团随行画师绘制的广州珠江图

《内阁起居注》:康熙提议海洋贸易收税的记录

康熙二十三年六月初五日(1684年7月6日)

清宫画师绘制的康熙帝像

《内阁起居注》:康熙召集朝臣商议开海贸易的记录

康熙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684年8月21日)

清代粤海关

广东巡抚杨琳奏折:西洋画师郎世宁搭商船到广州

康熙五十四年八月十六日(1715年9月13日)

郎世宁在广州时绘制的《羊城夜市》组画之一广州外国商馆前的集市

两广总督杨琳奏折:英法商船到粤,西洋教皇将要派人来华

康熙五十七年七月二十七日(1718年8月23日)

表现在华传教士的挂毯

两广总督杨琳奏折:法兰西外科医生及珐琅艺人起程赴京

康熙五十八年六月十八日(1719年8月3日)

十八世纪广州的法国商馆

两广总督杨琳奏折:归国留学生樊守义坐洋船由虎门到黄埔

康熙五十九年七月初二日(1720年8月5日)

两广总督孔毓珣奏折:洋船停泊黄埔,外商居住广州,水手不得登岸

雍正二年十月二十九日(1724年12月14日)

黄埔港风景画广州商馆一角

……

贰 古港民生 口岸税务

明清皇宫黄埔秘档图鉴:下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