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祖襄
人物介绍郑祖襄,男,汉族,1952年9月22日出生上海。大学本科学历。1978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读书,198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留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史教研室任教。1986年获讲师职称。1990年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1994年至1997年任音乐学系副主任。1995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12月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郑祖襄教授
学术专著《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1998年)、《华夏旧乐新证——郑祖襄音乐文集》(2005年)、《华夏旧乐新探——郑祖襄音乐文论集》(2008年)、《中国古代音乐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2009年)。兼任《音乐研究》编委、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
主要论文近三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1,一段伪造的音乐史料——《古今乐纂》“隋汉部坐乐”记载辨伪,
载《音乐艺术》,2008年1期
2,《唐会要》“天宝十三载改诸乐名”史料分析,
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3期
3,宋、元、明琵琶图像考——琵琶乐器汉化过程的图像分析,
载《中国音乐学》,2008年4期
4,早期琴的传说与信史
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4期
5,羯鼓为什么主太簇一均?
载《音乐与表演》(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1期
6,南宋浙派谱系的形成及其文化内涵
载《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1期
7,嵇康父子与山涛
载《艺术百家》,2009年3期
8,良渚遗址中透露出的音乐曙光
载《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2期
9,昆山腔、魏良辅和吴语音乐
载《艺术百家》2010年2期
获奖论文:
1,“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律”之疑和信”,
载《音乐研究》2004年2期,获2005年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音乐类二等奖。
2,“试述中国音乐起源的多民族、多地域现象”
载《中央音乐学院》2005年3期,获北京市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