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效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

杨效雷,男,祖籍湖北浠水,1967年生于河南洛阳,先后于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天津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天津市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易经》研究院名誉院长。侧重于《易》学史的研究,在《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南开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和《周易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有的被《新华文摘》摘编,有的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全文转载,或被《中国哲学年鉴》、《中国儒学年鉴》摘要介绍。至今单独及合作完成著作5部,参加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一项、国家重点委托课题一项,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一项。

科研成果

◎爻辰说:郑玄《易》注的显著特色,《历史文献研究》第29辑(2010年);

◎巴蜀隐士来知德以象解《易》述论,《历史文献研究》第28辑(2009年);

◎清儒易学平议,《周易文化研究》第1辑(2009年);

◎王引之《经义述闻》对虞翻《易》注的辩驳,《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苏颂《新仪象法要再研究》,《苏颂研究》(论文集)2008年;

◎清朝时期中国儒学对朝鲜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2期;

◎ “王权至上”与儒家教化,《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清代学者对“河图”“洛书”的考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 “河图”“洛书”非点阵之图考,《南开学报》2004年第3期;

◎ 清儒《易》学举隅,香港国际学术文化资讯出版公司2003年版;

◎ 焦循独特的《易》学构架,《周易研究》2002年第2期;

◎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第二作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清朝时期朝鲜对中国儒学的尊崇,《亚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论文集)2001年;

◎康熙谋略(撰写部分章节),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足本纲鉴易知录全注全译(撰写先秦部分),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

◎探索者的足迹(第二作者),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千古科坛话精英(第二作者),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两税法、钱荒、飞钱,《吉林大学古籍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1998年;

◎ 中国古代的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文献》1998年第2期;

◎ 《周易参同契》考述,《文献》1997年第4期;

◎ 《〈周易参同契〉外丹著作考》商榷,《象数易学研究》第1辑(1996);

◎正统帝·景泰帝(第三作者),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 为《道德经》正名,《河洛春秋》1996年第1期;

◎ 论朝鲜对清政治立场的转变,《天津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 朝鲜“感戴皇明”探论,《天津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新仪象法要》述论,《天津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

◎《新仪象法要》的宏观研究,《长春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刘完肃、张从正的医学著述及其医学贡献,《洛阳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苏颂《本草图经》中医方述论,《苏颂本草图经研究》(论文集),1991年;

◎中华思想宝库(参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

研究方向

《易》学史

获奖情况

天津师范大学第六、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优秀奖

科研项目

主持天津市2006年度社科项目:中国古代《周易》诠释史

主要课程

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