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通道学概论
基本信息书名: 组织通道学概论
作者: 田牛,罗毅 著
出 版 社: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
I S B N : 9787802454415
定价:[1]¥80.00
内容简介本书由著名放射医学、微循环学专家田牛教授和神经病学和神经病理学专家、“中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研究杰出人物”罗毅教授合著。本书介绍了作者及其科研集体,在近40年的组织通道学领域的研究探索中,从动物进化、人的胚胎发生角度,做了多种动物、33个器官的研究,运用多种方法对正常、不同病理状态、应用不同药物等的组织通道进行电镜观察,对经过扫描数字化、图像调整的近3000张电镜底片等观察,结合光镜、功能、代谢等技术,系统研究了组织通道,对组织通道的形态、结构功能、组织液的流动、组织通道的发生、病理改变等获得明确认识,即组织通道是直接参与和维系组织细胞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第4条器官间组织液流动的途径,在世界上首次给出组织通道比较科学的定义,从而在前人的基础上,创建了“组织通道学”这门新兴世界性前沿学科。组织通道学的深入研究将对世界医学、生物学等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简介田牛,原名田大年,决心做人民的“孺子牛”,1945年8月遂改名为田牛。1925年出生,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47年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研究员。1991~2002年任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组长。从事内科、防原医学、微循环学、组织通道工作60余年。1959年“关于甲状腺功能状态对创伤休克发病中的作用(俄文)”获前苏联军事医学科学院一等奖。1962年提出了“中度急性放射病治疗方案”,1963年担任国内第一次急性放射病病例的抢救组组长。1973年具体领导、主持恶性肿病人在放疗过程中受到意外照射病人的救治工作,均获成功。综合核试验、实验室运动、事故病人的数据,提出急性放射病的分型(肠型、脑型、骨髓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分度(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急性放射病的治疗原则和综合治疗方案,恶性肿瘤病人分割多次全身不均匀照射的损伤特点,实际等效剂量的推算公式,急性放射病的早期分类诊断标准和诊断图,有指征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等纳入国家标准《事故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GB8280—87)。
图书目录第一章初步认识组织通道
1物质、信息、能量传递是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1.1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
1.2血液是传递物质、能量、信息的媒体,血管是血液流动的通道
1.3淋巴液源自组织液、淋巴管是运送淋巴液的通道
2初步了解组织通道
2.1什么是组织通道?
2.2组织液是基本生命活动的最早、最重要的媒介
2.3从生精、受精过程了解组织通道
2.4从动物进化理解组织通道
3为何长时间不了解组织通道?
3.1客观原因
3.2历史因素
3.3主观因素
3.4技术方法的困难
4为何进行组织通道的研究?
4.1第1个问题
4.2第2个问题
4.3第3个问题
4.4第4个问题
4.5第5个问题
5研究组织通道的基础和条件
5.1组织通道研究需要的基础和条件
5.2组织通道研究具备的基础和条件
5.3为科学进行组织通道的研究和应用
6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组织通道的形态结构
第三章组织液的流动
第四章组织通道的功能
第五章组织通道的改变
第六章组织通道研究的技术方法
第七章组织通道的意义
第八章组织通道研究简史概述
第九章组织通道的定义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