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山大玉海

中文名称:渎山大玉海
英文名称:ExtralargejadebowlofDushan
规格:口长182厘米、宽135厘米、腹深55厘米、重6500千克
出处:南阳独山玉
年代:元代Yuan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玉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宋辽金元酒器
简介:
渎山大玉海为传世品,旧称玉瓮,是北京北海公园团城收藏的一件元代传世巨型酒器,系用一整块黑质白章的大玉石精雕细琢而成。 口长182厘米、宽135厘米、腹深55厘米、重6500千克,口呈椭圆形,周身雕刻波涛汹涌的大海,浪涛翻滚,漩涡激流,气势磅礴。在海涛之中,又有龙、猪、马、鹿、犀、螺等神异化动物游戏其间,海龙下身隐于水中,上身探出水面,张牙舞爪,戏弄面前瑞云托承的宝珠。猪、马、犀、鹿等动物遍体生鳞,使人联想到神话里龙宫中的兽形神怪和虾兵蟹将。可以说,这是一幅活生生的龙宫世界的景象,神秘莫测。更难能可贵的是,该器不仅形体巨大,气度不凡,而且雕工极精,利用玉色的黑白变化来勾勒波浪的起伏、表现动物的眉目花斑,可谓匠心独运,技艺高超。
更为可贵的是,大玉海的腹内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的御诗三首及序文,概括了这件巨型酒器的形状、花纹和来历。序文说:“玉有白章,随其形刻鱼兽出没于波涛之状,大可贮酒三十余石,盖金元旧物也。曾置万岁山广寒殿内,后在西华门外真武庙中,道人作菜瓮……命以千金易之,仍置承光殿中。”
一、北海一景
在北京北海团城承光殿前的玉瓮亭中,陈列着一件硕大的玉雕,每天向千万游人展现着它雄伟壮丽的风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渎山大玉海”。 这件渎山大玉海又称“玉瓮”,其实是一件巨型贮酒器,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65年令皇家玉工制成,意在反映元初版图之辽阔,国力之强盛。它重达3500千克,玉料取自新疆。从玉器发展史看,确系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二、波涛翻滚
渎山大玉海的制作,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琢玉工艺上“量材取料”和“因材施艺”的传统技巧,在俏色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它是由一整块黑质白章的椭圆形大块南阳独山玉石精雕而成,玉质斑驳变幻,玉瓮内部掏空,空膛深55厘米,体外周身饰波涛汹涌的大海图案,下部以浮雕加阴线勾刻的手法表现旋卷的波浪,上部以阴刻曲线勾画漩涡作底纹。周身浮雕没于海浪波涛中的龙、鹿、猪、马、犀、螺等,形体各异,神采俱佳,制作采用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既粗犷豪放,又细致典雅,动物造型兼具写实气质和浪漫色彩。
三、沧桑往事
元代时,玉海置于北海琼岛顶上的广寒殿,后历经战乱,至清代遗落于西华门外真武庙中,为道士作菜瓮用,清乾隆帝得知后,用重金将其收回,在团城承光殿前专建玉瓮亭珍藏,已亲制御诗三首,由玉工精工镌刻于膛内,并先后四次对玉瓮进行修饰。
四、珠联璧合
令人意外而高兴的是,与元代玉瓮的玉质、玉色、雕刻风格等均浑然一体的原配底座,1988年在北京法源寺内发现。真是历经沧桑,珠联璧合,的确是一椿盛事。
五、鉴定纪实
2004 年 5 月 25 日,由亚洲珠宝联合组织 20 余位国内知名玉器、考古、收藏专家,用南阳宝玉石协会秘书长赵树林同志带去的 200 多块独山玉薄片,对制作于元代的“渎山大玉海” 进行玉质对比鉴定,专家们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反复对比,最后认定,“渎山大玉海”玉质为南阳独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