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食品

紫菜、黑米、乌骨鸡等黑色食品走俏日本餐桌,在东瀛掀起了黑色食品热。究其原由,乃因此类食品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来自天然,所含有害成分极少;二是营养成分齐全,质优量多;三是可明显减少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几率。此外,各自尚有其独特的防病本领,如黑木耳防治尿路结石,乌骨鸡调理女性月经等。你万不可冷落它们。
海带:含蛋白质8%,富含碘、钙、磷、铁、维生素B1、B2、C、A和粗纤维、褐藻酸钠盐、甘露醇等。海带是一种碱性食物,对保持人体血液呈正常的弱碱性有神奇功效,又是甲状腺肿大、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食疗佳品。所含的褐藻酸钠盐,可预防白血病、骨痛病。中医研究表明海带味咸性寒,能软坚散结、消痰利水、去脂降压,可治瘿瘤、痰火、水肿等症。
紫菜:味美,含蛋白质30%,还富含碘、镁、钙、磷、铁、硒、维生素A、C和尼克酸、叶酸、叶绿素等,享有“微量元素宝库”之称。现代研究,紫菜属高蛋白、低脂、多矿物质、多维生素食物,最宜作肥胖、甲状腺肿大、高血压、冠心病、肾病、贫血等患者的食疗佳品。紫菜与蚝、虾米、蛋花烹调,鲜嫩可口;与香菇、虾米、猪肉等做馅,风味诱人。
海参:俗话说:“陆有人参,海有海参。”海参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碘和多种维生素及海参素等,含脂极少,不含胆固醇,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的食疗佳品。所含的海参素,有抗霉菌作用。从海参中提取的黏多糖,则有抗癌功效。中医研究认为,海参味甘性温,能补肾壮阳、滋阴养血,可治阳痿、早泄、尿频、贫血等症。食用宜海参炖冰糖、虾米烧海参、葱烧海参、海参羹、扒三鲜海参等。
裙带菜:属褐藻类,含蛋白质14%,其中尤以蛋氨酸、胱氨酸为多。含碘丰富,易被人体吸收。常吃有护肤美发、减肥降压作用,可防治甲状腺肿大、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结肠癌等疾病。
黑色食品”主要是指含有黑色素和带有黑色字眼的粮、油、果、蔬、菌类食品。常用的黑色食品有:黑米、黑麦、紫米、黑乔麦、黑豆、黑豆豉、黑芝麻、黑木耳、黑香菇、紫菜、发菜、海带、黑桑椹、黑枣、栗子、龙眼肉、黑葡萄、黑松子、乌骨鸡、黑海参、黑蚂蚁菜等等。
现代医学认为:“黑色食品”不但营养丰富,且多有补肾,防衰老,保健益寿,防病
治病,乌发美容等独特功效。经大量研究表明,“黑色食品”保健功效除与其所含的三大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有关外,另其所含黑色素类物质也发挥了特殊的积极作用。
如黑色素具有:1、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2、抗氧化.降血脂作用;3、抗肿瘤作用;4、美容作用;5、对性功能的促进作用等。这可能说明为什么当今世界流行“黑色食品”之奥秘所在。黑色食品其营养与保健功能是十分明显的。据测定,黑米中含有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还含有含量很高的铁、钙、锰、锌等微量元素与天然色素,经常食用可显著提高人体血色素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对心血管系统起保健作用,且有利于儿童发育,健脑与产妇病后体质虚弱者的康复。
食品专家认为,黑色食品不仅给人们质朴、味浓、壮实的食欲感,而且经临床实践证明:经常食用这些食物,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刺激内分泌系统,促进唾液分泌,有促胃肠消化与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并有滋肤美容、乌发作用,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功效。
科学研究证实,有24种黑色食物具有抗癌作用,其中尤以鳖、乌梅、海参、黑枣、黑木耳、酱油、乌贼墨汁等为佳。据分析,鳖(又名甲鱼)体内存在着大量的酶,在其血液中的白血球更是多得惊人,科学家将甲鱼粉喂食接种了癌细胞的老鼠,30天后每天喂食500克甲鱼粉的老鼠体内癌细胞肿块减少了30%。
研究人员还发现,甲鱼壳也有抗癌的效果,很适合肿瘤患者食用。乌梅是青梅的复方人参清肺汤所制,能提高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适用于子宫颈癌、鼻咽癌、直肠癌。海参是一种滋补强壮剂,从海参中提取的刺参粘多糖对多种癌症均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腺癌疗效更佳。黑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极强的增强体内免疫力的作用,并对贲门癌、肺癌、吐血有明显的疗效。
关于酱油的抗癌作用,科学人员用两组小白鼠作对照试验,进食某种致癌物质后,长期吃酱油的一组患癌率明显低于不吃酱油的一组。黑木耳适用于抑制妇女子宫颈癌及阴道癌。乌贼墨汁的抗癌作用在于可使防御机能增强,从而提高免疫力,进而杀死癌细胞。用墨鱼汁染黑的米饭成为意大利、西班牙一带国家与地区风行的饮食。
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血益气、增智补脑、增强新陈代谢、明目活血、治少年白发,供孕妇、产妇补虚养生等功能。对贫血、高血压、神经衰弱、慢性肾炎等疾病均有疗效。维生素B1(是普通大米的2倍)、B2、B6、B12、铁(是普通大米的7倍),钙、磷、硒、镁、铜、锌等微量元素都比白米高。
紫黑粒小麦它的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小麦高六倍,钙、磷、赖氨酸、硒、维生素K等多项因子的含量超过普通小麦的3倍。
黑乔麦的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为13%,脂肪含量为3%,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相当高。此外还富含维生素P、B1、B2、VE以及微量元素镁、铁、钙、铜等均比谷物类食品高许多倍,尤其微量元素铜含量居各种粮食之冠。
黑乔麦可药用,具有消食、化积、止汗、消炎之功效。因富含油酸和亚油酸,有降低血脂,防止脑血管出血的作用。另外还含有叶绿素和芦丁以及烟酸,而芦丁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强VE的作用及促进VC在体内的蓄积,烟酸有扩张小血管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临床还用黑乔麦治疗高血压、控制糖尿病,增加视力、防治白内障、视网膜炎等。
黑豆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暖肠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的作用,也是润泽肌肤、乌须黑发之佳品。黑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黄素、核黄素、黑色素和被称作“生活素”的激素。其中B族维生素(B1、B2)和VE含量很高,仅VE含量相当于肉的7倍以上,对人体的营养保健、防老抗衰、美容养颜,增强精力活力的作用是很大的。
黑豆豉的药用广泛,主治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胸闷,虚劳喘咳,两脚冷疼,止血痢、治腹痛,治小儿胎毒、头疮等。老年人常食豆豉能有效地预防脑血栓的形成,从而起到强壮血管,保持充卟的脑血流量,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黑芝麻具有补养肝肾,健脑润肺、养血乌发,坚筋骨,防衰老的作用,是一种常用的滋补佳品。
近代研究证明,黑芝麻含有丰富的油酸、亚油酸,卵磷脂、维生素E和蛋白质及钙、铁等物质。其含油量高达50%以上,尤其是维生素E其偏含量为植物食品之冠。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人体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细胞内衰老物质“游离基”的积聚,有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之功效。此外还有减少血液凝块,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作用。
黑木耳具有益气补血、凉血止血、润肺镇静、清涤胃肠,乌发美容等功效。
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汉默斯密特博士认为,黑木耳具有抗血小板凝聚和阻止血液中胆固醇沉积的作用。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和中老年人常服用,就有减少脑血栓、心肌梗塞的发生和预防中风、冠心病的作用。
黑木耳在补血的同时,又有凉血止血作用,对妇女月经过多和咯血、吐血、血衄、痔疮出血等病人具有标本同治的效果。
黑木耳的胶体吸附力较强,能消化纤维一类物质、吸附肠内残渣,起到清涤胃肠的作用。黑木耳含有核酸及其所含脂类成分中的卵磷脂,经近代科学研究表明具有健美美容、延缓衰老、延长青春的功效。
因此,黑木耳在国内外都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享有“素中佳肉”之美誉。
“黑色食品”的兴起,反映人们的营养、保健追求。当然,尽管黑色食品营养丰富,有益于身体,但是,也需要其他色素的食物来调配。诸如白色食物的大米、面粉可以提供蛋白质、热量等;黄色蔬菜中的南瓜、马铃薯,红色蔬菜中的番茄、胡萝卜、红辣椒,绿色蔬菜中的芹菜、菠菜、空心菜、青椒菜,均有着不同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都是人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因此,在膳食中把各种色彩的食物搭配起来食用,避
免偏食或挑食,使身体内所必须的酸性与碱性食物得以平衡,才有利于健康与延年益寿。
现代营养学观点如果我们把这些“黑色食品”,用现代食品营养学的方法做严格分析,就会发现它们的营养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不过是含有一些深色色素罢了。比如黑米之所以呈现“黑色”(实际上是深紫红色),是因为它的种皮中含有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等有色物质。这些有色物质在化学上属于花色苷类,而花色苷在植物中的分布实在太广泛了,很多花卉、水果、蔬菜之所以有漂亮的红、紫、蓝等颜色,就是因为含有花色苷。除了这一点区别,黑米和普通的稻米并没什么两样。更何况,真正的黑米都是“皮黑心白”的,也就是说,剥去种皮的黑米米粒并不含色素,如果内外俱黑,必是人工染色;所以要煮黑米粥必须连皮煮,碾成精米的话,它就和普通稻米完全没有分别了。但就是因为这一点点不同,普通稻米就被判成最没营养的白色食品,黑米则被尊为最有营养的黑色食品,岂不荒谬!黑豆也一样,只有种皮才含有色素,成分主要是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和黑米中的主要色素的化学式完全一样,只是原子的排列略有区别;如果它的种皮不含色素而呈透明状,那它不过就是普通的黄豆、青豆罢了。
黑芝麻所含的色素则不是花色苷,而是黑色素类,其分子结构复杂,至今还不能完全阐明;但它和黑米、黑豆一样,色素只存在于种皮中,如果没有色素,那它也无非就是白芝麻而已。乌骨鸡之所以黑,也是因为含有黑色素。而我们人类的皮肤中,也含有黑色素。黑人的皮肤之所以黑,就是因为含黑色素多;而我们在晒太阳后肤色会变深,也是因为阳光的刺激能使黑色素的分泌增多的缘故。如果黑芝麻是因为含有黑色素才有什么特殊营养的话,要获得这种特殊营养可以说太简单了——只要到太阳底下待上几个小时就成了。
木耳的黑色,则又是一种不同的成分,名唤糖肽。虽然有的糖肽的确有一定的药理功能,比如能够用来治疗“超级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万古霉素就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但是木耳中的这种黑色糖肽却没有什么国际公认的生物活性。更何况,糖肽分子虽然不如蛋白质分子大,但已经足以令肠道无法直接吸收,它如果不能被消化酶或肠道微生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就只能原封不动地随粪便排出体外。国内有人报道木耳黑色素有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假如情况属实,那也只有在把它提取出来直接注射到肌肉或血管的情况下才管用,靠吃木耳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提高免疫力”的。
而属于海藻类的紫菜、海带,其中的主要显色成分分别是藻红素和藻褐素,分子结构和叶绿素类似,人们也都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营养价值。至于有的醋和酱油之所以呈深色,那是因为在酿制过程中分别添加了红曲色(也是酱腐乳和红烧肉的着色成分)和焦糖色(也是可乐的着色成分);如果不添加这些色素,生产出来的自然是浅色的醋和酱油,比如“四大名醋”之一的浙江米醋就是浅色的,而“生抽”正是浅色酱油的俗名,与深色的“老抽”相对(这两个词都来自广州话)。如果深色醋和酱油是黑色食品的话,那么和它们的成分、味道、营养价值均相仿的浅色醋和酱油又该列为什么食品呢?
由此可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它的颜色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有的“黑色食品”即使营养比较丰富,那也和它所含的色素无关。所以,把食品按颜色进行分类,其实是一种不科学的作法。更何况,健康的饮食应该做到营养均衡,不管是白色食品、红色食品、绿色食品还是黑色食品,其实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只要是有营养的,就都应该搭配着吃,不应该偏食哪一类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