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鸣高

钱鸣高:1932年12月生,著名矿山压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4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采矿工程系,1954--1957年就读于北京矿业学院采矿系采煤专业研究生。历任北京矿业学院,四川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学院(大学)矿山压力实验室,研究室主任,采矿系系主任。曾任煤炭工业矿山压力中心站站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和矿业学科召集人,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International J. of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国际编委。2007年当选为中国煤炭学会名誉理事长。他1984年被评为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1年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4年获“能源大奖”,199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是我国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5 0多年来在采矿工程学科建设及矿山压力理论和实践中作出了系统,全面而具有创造性的成果和重要贡献。提出的采场上覆岩层的“砌体梁平衡假说”以及老顶破断规律及其在破断时在岩体中引起的扰动理论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创立的“砌体梁”力学模型被收录于《中国大百科全书 . 矿冶卷》有关条目,且作为基本理论编入教科书,为高等矿业院校广泛采用。他创立了以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和支架-围岩系统为核心的工程理论体系,建立了“矿山压力预测,控制和监测”的实用工程技术,为煤炭安全生产和高产高效开采作出了贡献。近期又提出了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绿色开采技术”体系。上述成果获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省部级奖。
先后编写了《采煤学》,《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中国煤矿采场围岩控制》,《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等著作10本,发表论文140余篇,培养了22名博士和22名硕士。于1995年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学术论著
采场上覆岩层岩体结构模型及其应用
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及其对矿山压力的影响
两柱支掩式支架适应性研究
老顶断裂前后的矿山压力变化
老顶断裂位置及断裂后回转角的数值分析
综采工作面端面顶板控制
砌体梁的“S-R”稳定及其应用
再论采场矿山压力理论
采场“砌体梁”结构的关键块分析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main floor for water inrush in longwall mining
采场上覆岩层结构的形态与受力分析
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与支护质量监控
采场底板岩层破断规律的理论研究
采场支架与围岩耦合作用机理研究
岩层控制中的关键层理论研究
采动岩体力学——一门新的应用力学研究分支学科
采场覆岩中关键层上载荷的变化规律
采场围岩控制理论与实践
20年来采场围岩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回顾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