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苏屋村长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资料我们都在苏屋长大(1张)

我们都在苏屋长大(3张)

著者:刘智鹏

国际书号: 9789628930364

页数: 304

原书名:我们都在苏屋村长大─香港人公屋生活的集体回忆

装帧: 平特16开

版次: 1

分类: 香港史

出版日期: 2010/07/12

出版社: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文字: 中文(繁)

港币:88元

内容简介告别苏屋邨作别昔日和谐社区

於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落成的苏屋村,是香港典型的公共屋村,虽然正在进行清拆,但却留下了无数家庭的集体回忆,也见证著香港基层的奋斗故事。

本书通过对二十四位曾在苏屋村居住及长大的居民的口述故事,包括谢伟俊、林嘉华、黄家强、张楚勇等,去共同回味一段段充满人情味的公屋生活史,并由此展现香港公屋历史发展的缩影。

◎ 香港有高达47%的人口是居住在公共房屋内,居民在公屋内居住往往超过三四十年,经历两至三代,在朝夕相对、共同生活的空间里,孕育出独特的「屋村」文化。本书便是「屋村」文化的真实记录,让大家重温昔日香港人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再现当日香港的和谐社会。

◎ 书中访问在苏屋村长大的名人包括黄家强,谈及跟其哥哥黄家驹在村内一起夹Band的日子;谢伟俊重述在苏屋村经历的由童年成长至青少年的黄金岁月。当年的小孩,今天已成为壮年,苏屋村成为这些家庭的成长摇篮,也见证著香港基层的奋斗故事。

作者简介刘智鹏,1960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学士、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现任香港岭南大学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主任、香港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屯门区区议员、乡议局增选执行委员、香港古物谘询委员会委员、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本地史顾问、中国国家清史项目《香港志》主要撰稿人。

主要论著有《屯门风物志》、《屯门历史文化研究》、《香港海上消防救护史》、《香港达德学院研究》、《〈新安县志〉香港史料选》、《侯寳璋家族史》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