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得意浓时易接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得意浓时易接济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作品体裁:七言诗

作品原文得意浓时易接济,

受恩深处胜亲朋。

(出自《红楼梦》第六回。)[1]

作品赏析这一联是《红楼梦》第六回的回末诗。刘姥姥从王熙凤处得了银钱出来,又与周瑞家的人告了别,仍从后门回去,下接这两句结束。

两句中的下句与回前诗“嗟彼胜骨肉”句意略同。上句则进一步揭明王熙凤之所以接济刘姥姥二十两银子,是因为正值其“得意浓时”,心里一高兴,也就容易出手给钱了,并非她真有怜老惜贫之心。而王熙凤之所以得意,是因为正遇上她侄儿贾蓉前来借玻璃炕屏,而王熙凤、贾蓉之间原就关系暧昧,王熙凤见贾蓉有求于己,心里便感到得意。书中有一段文字含蓄而生动的描写,读者只要细心读去,就可以窥见其中的奥秘。所以《红楼梦》的戚序本中,第六回的总评有词说:“刘姆乞谋,蓉儿借求,多少颠倒相酬!” 直揭出作者此回中写王熙凤与贾蓉之间特殊关系的曲笔微词。这句评词就是这首回末诗中“得意”句的注脚。[1]

作者简介曹雪芹画像

[2]

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大约在明代末年被编入满洲籍。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历经十年创作了长篇名著《红楼梦》,死后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该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