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袁腾飞说世界史下》是袁腾飞讲历史系列之《世界史》下部。从新的工业革命到近年来吸引眼球的一战史、二战史、中东战争,袁腾飞依旧用他一针见血的观点,幽默风趣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了更为丰富、生动的历史画面。
书名: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
作者:
袁腾飞
ISBN:
9787537948258
类别:
历史小说
页数:
180
定价:
25元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7月1日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目录
内容简介书评作者简介目录书摘序言后记文摘
内容简介《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袁腾飞说世界史下》一书是“百家讲坛最受欢迎主讲人”袁腾飞继中国史之后,又一重新诠释的世界历史。嬉笑怒骂的历史段落,将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精彩绝伦。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袁腾飞说世界史下》读者对象:对历史感兴趣的15-50岁读者、喜欢历史的学生。对历史不是特别关注,但是喜欢看通俗畅销读本的读者。
书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袁腾飞说世界史下》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最后终结篇!全民话题沸腾之作!系列畅销破百万册!特别多谢一路支持的全国百万书迷!是你们成就了袁Sir。百分百原味复刻袁老师火辣捧腹历史课堂。比郭德纲还搞笑的历史老师,超级粉丝说:愿为袁老师再参加一次高考!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袁腾飞说世界史下》“袁腾飞”大事记:
2008年上半年,中学历史老师袁腾飞给学生讲课视频被上传到视频网站;
2008年下半年,袁腾飞被百万网友推举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有人亲切称其为袁Sir;五十多家媒体争相刊发转载有关袁腾飞的新闻报道;
2008年8月,袁腾飞正式录制百家讲坛节目;
2008年年底,袁腾飞授课视频在网上累积高达两千五百万点击率;
2009年上半年,CCTV10开始播放袁腾飞讲“两宋风云”的节目预告;
2009年7月13日,袁腾飞讲“两宋风云”的节目在CCTV10的百家讲坛栏目正式播出;
2010年4月16日,袁腾飞讲“塞北三朝”的节目在CCTV10的百家讲坛栏目正式播出;
2010年年初,截止发稿时间,谷歌搜索“袁腾飞 ”,相关网页近360万个。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袁腾飞说世界史下》的问世标志着整个玩意儿系列总算出齐了!等了很久了,终于完美亮相,值得期待。
真的是等了很久,最近到处都是袁老师的新闻,不过袁老师很早就火了,这次是真的火大了,但咱们对事不对人,我个人觉得这本书还是一本好书,之前看完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系列前三本都没有让我失望过,所以我也非常期待和支持历史4,相信真正喜欢袁老师书的人不会错过。
——元宝
作者简介袁腾飞,男,1972年2月生于北京,199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曾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13年。现就职于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市高级教师、历史教研员。其授课视频于08年被学校上传至网上,并迅速走红,一周内点击下载量即超过1000万次,其讲课风格幽默风趣、活泼生动,被学生誉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2009年7月13日-8月11日应邀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节目讲授《两宋风云》。随后出版的系列图书《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更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捧。2009年年底,袁腾飞第二次参录《百家讲坛》,讲述《塞北三朝》。
目录第一章 实力角逐天下(资本垄断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 不同的声音
刚出生就判死刑/第二步考验/贪食蛇的活路/垄断已非昨日/六巨头本色
2. 集团跷跷板
结盟是门艺术课/朋友牌敌人/全家的悲哀
3. 不和谐的三部曲
非正义出拳/“自信”的搏杀/小女子抖回精神第二章 坐等风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1. 生于不义 死于耻辱
只给九两黑面包/致命的蛮干/潜藏的危机/谁来拯救美国/使了劲摆脱
2. 大水冲了龙王庙
信天不如信自己/另类的决策/崇拜死神的后果/以下克上的反击/方向决定成功
3. 脑袋里的花样精
阳关道和独木桥/三个和尚窝里斗/吵出来的和约/英雄排座次/规矩要有可操作性
4. 局部也有倾盆雨
又来一个“好兄弟”/非正义聚首/人心不如蛇吞象第三章 黎民泪尽硝烟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四个阶段)
1. 突如其来的闪电
噩梦又降临/以一隅敌一国/绅士般撤退/想当年功成不居/一着臭棋
2. 一口吃个撑
1941年的第一场雪/燃烧的海港/峰回路又转/放送末日拐点/心酸的浪漫/笃定乾坤是我赢第四章 风云仍这般诡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2.猴山论剑
就这样无奈结束/错路终到头/我们也怕呀/习惯性失败第五章 硝烟散去并不如烟(冷战结束)
1. “休息”到永远
以一敌百求独立/谁说话最管用/大家分小家/涨价有罪/里外都是错
2. 俩巨人对峙
老大站稳脚/向受难者行礼/谁在依旧猖狂/争夺持久战/挖出的自由/香肠当导弹/
朋友轮流转/骗局终必收场
书摘序言呈现在您面前的这本书,是由精华学校网络课程的授课视频整理而成的。它的出版,首先要感谢磨铁文化的沈浩波先生和苏静先生,是他们在网上看到了我的课程,并决定把我这些贻笑大方的一家之言整理出版,给了我一个谬种流传的机会。感谢精华教育的李峰学总裁和范开基校长,是他们的包容与开放,使我有一个大放厥词的场所。还要感谢我的课程策划刘娟小姐,我每一节课的成功都离不开她的辛勤付出。还有出版社和精华学校无数为我服务的编辑和工作人员们,他们一次次感动着我。当然,最应该感谢的还是成百上千选修我课程的学生们,以及支持、鼓励,包括批评我的网友们。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老师,从小因为喜欢历史而读历史,因为爱历史而在大学选择历史专业,最后顺理成章地教历史。不经意间,我的教学视频片段被放到网络上,点击率竟然超过了2500万。在国外的学生告诉我,说我的视频出现在优酷首页、王朝视频首页,我才知道自己“一夜成名”了,一切都已不可“挽回”……
我个人认为,中学的课堂应该是相对封闭的,不应该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像娱乐圈的明星,需要炒作,需要曝光自己,老师是需要把自己遮盖起来的,而现在这种“非正常”出名,令我感觉比较尴尬。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我只能是这么来安慰一下自己,如果有解释的机会,就尽量去解释。我想跟大家说我绝对不是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希望大家不要误会。
对于我的课,有人说是哗众取宠。我感觉对于学生来讲,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牛不吃草不能强按头。把学生讲笑了,总比把他们讲睡了要强些。现在的孩子有多少人喜欢看历史书?尤其是那种干巴巴的严肃的历史书?让他们自己去看书,不见得有效果,所以我喜欢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带出知识点,并加上一些我个人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以成一家之言。
什么人学了历史有用?大人物学了有大用,比如国家领导人学有用,吸取历朝历代治乱兴衰的教训,定国安邦。而现在的大部分高中生学习历史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毕业之后找一个好工作,奔一个锦绣前程。所以我觉得历史这个学科应该是普及性质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我讲历史,就是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兴趣。听我的课,记住了什么是次要的,对历史产生兴趣,就是我最大的成功。
我们的历史教育,虽然情况是越来越好了,但是也没有完全达到无任何界限地研究历史。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他在《国史大纲》前面有一段话,“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
比如说研究中国的明清时期,我们自己写的历史书把明清时期写得一塌糊涂的,封建社会到了末世了,衰落了,怎么都不行了。反过来去看西方历史书,比如剑桥历史,是高度赞扬中国的明清时期的。中国那时的白银占世界的一半;中国的农民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农民。为什么我们自己这么妄自菲薄?因为那是封建统治者,所谓的封建地主,我们不能歌颂他。
历史应该是论从史出,得出的每个结论应该有史实做依托的。不能先拿出一个结论,然后把对我有利的史实拿来,有选择性地遗忘,这样是很可怕的。这种东西如果不彻底改变的话,历史学的研究是很难有大的突破。我在讲课的时候,也尝试着能在这些方面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至少让学生不要相信没有史实根据的事情。有的人说我颠覆了历史,那么想请问,你了解的那个我颠覆之前的历史,是不是被颠覆过的?如果是,那我只不过是把颠覆的东西,又颠倒过来了。
我还是踏踏实实想做一名老师,就是普普通通的,本本分分的,混同于芸芸众生的老师。我不是历史学家,我大学学的是怎么教历史,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历史本身,所以才疏学浅,讲课难免有谬误之处,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以上是我想说的话,权当本书的序言吧。
袁腾飞后记从中国史讲到世界史,一转眼,就要到说告别的时候了。真是非常多谢一直支持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的读者朋友们,在与诸君话别之际。我特别想说两点:
第一点,我在这套书的序言里面就提到的“论从史出”,这一点,是我认为做历史研究的一个基本立足点,黄仁宇先生就提到过,搞历史就要重视“数目字”。这也是西方史学界的一个基本观点,所谓“数目字”,就是历史研究不能简单说“八十万曹军怎么怎么地”,历史研究不是评书,而是这八十万到底是什么情况,得研究军队中伙夫有多少,牵马的人有多少,弓箭手有多少,只有搞清这些个数字,我们才能据此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实也是讲“论从史出”。只有依托于“数目字”的历史研究,才能离历史的原貌更近一点。《万历十五年》为什么好看,我想这个“数目字”起到了一些作用,有“数目字”的历史,自然就是生动的和鲜活的。当然,我知道此前读者和专家们帮我挑了很多我讲错的地方,我都一一接受,也在此表示感谢,我也从中获益良多。但是,我也再重申一下之前说过很多遍的话,那就是我只是一个中学历史老师,我想我对大家最大功用就是让大家觉得历史是可以读的,是可以看的,激起大家对历史的兴趣,起码以后出去玩,看到什么历史遗迹能说出点什么,这样自己有面子,周围朋友也受益,请导游的钱都省了,多好呢。真正做到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且,让现在青少年少几个得网瘾的,让学生少几个沉迷网游的,那我也很开心了。我确实不是搞历史研究的,更不是搞考据的,就是个唯一业余爱好是读点历史书的人,当然我非常尊重做考据的人,而且我也期望,在中国,研究历史的人中特别需要多一些考据,多一些研究“数目字”,只有这样,我们的历史研究才能真正的进步。好了,说得有点多了,这些也算是一个自我辩护吧。当然,即便是给普罗大众讲历史,我也期望自己以后能做到更加准确,更少错误,这是应该的,学无止境。
第二点,再解释一下《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这个书名,这个书名是策划编辑取的,他的本意是想用一种更加亲切的方式来表达,他觉得“玩意儿”这个词是来自北京话,很有地气,和老百姓有亲切感,而且所谓“玩意儿”,在北京话里头,一开始也不是贬义词,反而是对真正好东西的爱称,比如收藏古董的人都称自己收藏的好东西为“玩意儿”,所以我才用这个词语表达对历史的一片赤子心,绝没有不尊重历史的意思。
浩荡千年,终成灰土!
但就是这些灰土中,我想我们的未来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我们从中到底能刨出来点什么东西,刨出点什么玩意儿来。正如我在序言中所引钱穆先生《国史大纲》的一段话:“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这里面的知有两种,一种是充斥着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知,看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东西。一种是还原本真,以史为鉴的知。这一点,我想读者朋友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好了,不多说了,再说我就成《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了。
共君一席,终有一别,各位保重,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偏爱。文摘法国光复的时候,国会想授予戴高乐元帅军衔,被他拒绝了,理由是,他认为,胜利应该属于光荣的将士们,我就是准将,最低一级。我们看世界上所有法西斯独裁者,希特勒、萨达姆,无一例外地封自己为元帅、博士。你看民主制度下的人,跟那种法西斯恶魔的区别,就是绝对不要这玩意儿,领一个退休准将的薪金,极其微薄,他夫人是不工作的,欧洲国家尤其上流社会,夫人是不工作的。女儿三岁的时候,因为医疗事故,智障,就得靠他养活着,他的薪金要养活这么多人,很微薄,怎么办呢?老爷子就只能写回忆录,靠这个来谋生,差两礼拜不到80岁走的,实际上是活活累死的。
到这个级别的人写回忆录,用不了自个儿写吧,一般都是摇椅上一躺,香槟酒、雪茄烟,秘书在那儿给敲字……他哪儿成啊,烟酒都戒了,因为抽不起了,自己敲打字机。所以,古代不算,就是世界近代历史上,反正值得我崇拜的政治家,就三个:华盛顿将军、孙中山先生和戴高乐将军。因为这三个人是真正的政治家?他们真正的功成不居,非常伟大。
……
1、 你懂什么叫理想吗,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银,这就是理想吗?腆个大脸还吹,我从小理想就是解放全人类,你就解放了自己,你这小楼住着,小媳妇娶上了,别人呢?所以像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些人是真正地想革命。
2、 所有的民主国家,国防部长一定是文官,文官治军是最基本的原则,你看什么美英法德,所有这些国家的国防部长都是穿西服的,没有穿军装的,军人绝对不允许干预政治,我四星上将,想竞选州长,你选村长都选不上,必须退役,脱去军装恢复平民之身,你才能去竞选国家公职。
3、 最有意思的就是日本有一个东条英机的参谋,叫佐藤什么玩意儿,少将,在日本的军衔体制下,少将很不值钱,有几千个。就这么个人,因为跟东条的关系过近,给定了个甲级战犯,结果这哥们儿上法庭的时候特骄傲,说我一个小小的少将,居然跟内阁总理大臣一样,弄了个甲级战犯,我感觉跟晋升似的,跟大将们站在一块儿太好了。
4、 全世界的邪教组织,都是给你洗脑,让你忘了你是谁,你不是你的人,你是国家的人,你是党的人,所以你玩命去吧。你是纳粹党的人,你是这个德国的人,所以他就忘了,忘了自己是谁,你的个性,你为什么要死?全忘了!
5、 古代不算,就是世界近代历史上,反正值得我崇拜的政治家,就三个,华盛顿将军、孙中山先生和戴高乐将军。因为这三个人是真正的政治家。他们真正的功成不居,非常伟大。
6、 换你到阿富汗,比骑驴,你骑不过塔利班;你说我装甲车要来,对不起,没路;我直升机想空降,没有能停的地方,全是大石头;我摧毁你的战争资源,你那压根儿就没有战争资源;我炸毁你经济中心,你也没经济中心,请随便炸。
7、1942年的7月27日,斯大林签署了一项著名的法令,不管什么原因,今后凡是红军将士丢弃阵地的,十个人抽签枪毙一个,不死于阵前,就死于军法。你要是为国牺牲,家属分土豆,要是死于军法,家属上西伯利亚种土豆,你挑一样,你是准备吃土豆,还是准备种土豆。
8、今天你去看卢森堡,那简直是美极了。卢森堡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六万多美元,是美国的两倍,就因为他之前一打仗就投降,避免了被战火蹂躏。最逗的是他的首都中心还有一个战争纪念碑,我去看的时候问导游,他纪念什么?可能是纪念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