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羚羊角丸-《奇效良方》【处方】羚羊角(镑.一两) 犀角(镑.三分) 羌活(去芦.一两) 防风(去叉.一两) 薏苡仁(炒.二两) 秦艽(洗.二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与主治】治中风手颤,亸曳语涩。

【用法与用量】每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煎竹叶汤下。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羚羊角丸-《圣惠》卷五。【药物组成】羚羊角屑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微炒),木通1两(锉),大麻仁1两,赤茯苓半两,槟榔1两,桑根白皮1两(锉),前胡半两(去芦头)。

【处方来源】《圣惠》卷五。

【方剂主治】脾气实,心腹壅滞,四肢痛闷,两胁胀满,大小便不利。脾瘅口甘,内热中满。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温水送下。

羚羊角丸《圣惠》卷八十三。【药物组成】羚羊角屑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羌活半两,牛黄1分(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天麻半两,白附子半两(炮裂),蝎稍1分(微炒),麝香1分(细研)。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十三。

【方剂主治】小儿中风,失音不语,肢节拘急,腰背强直。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2丸,以薄荷酒研下,不拘时候。

羚羊角丸-《普济方》卷三七八。【药物组成】钩藤8分,防葵8分,人参8分,羚羊角屑8分,茯苓8分,远志8分(去心),汉防己8分,麦门冬11分(去心),龙齿(研)11分,铁精6分,杏仁10分(去皮尖,别炒,研入)。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三七八。

【方剂主治】小儿风热惊痫,每发吐沫。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用法用量】白饮送下30丸,渐加至50-60丸。常服大佳。

羚羊角丸-《圣济总录》卷一一○。【药物组成】羚羊角1两半(镑),柏皮1两半(去粗皮,炙),防风(去叉)1两半,玄参1两,芎1两,荆芥穗1两,黄连1两(去须),槐子1两,甘菊花1两,防己1两,石决明1两,蕤仁1两(去皮),蔓荆子1两,车前子1两,秦艽(去苗土)1两,大黄1两半(锉,炒),升麻1两半,麦门冬1两半(去心),前胡1两半(去芦头),人参1两半,白槟榔1两半(煨),栀子仁1两,生干地黄1两(焙),阳起石1两(研),珍珠末1两(研),龙脑1两(捣研),蔷薇根(锉)1两,枸杞子1两半。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一○。

【方剂主治】风毒上攻目轮,眼烂肉疮翳生,眼睛肉臭。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晚食后熟水送下。

羚羊角丸-《圣济总录》卷八十二。【药物组成】羚羊角2两(镑),茯神2两(去木),木香2两,防风2两(去叉),升麻2两,赤茯苓3两(去黑皮),大麻仁(别捣如膏)3两,独活(去芦头)2两半,大腹7枚(连皮子锉),旋复花1两1分。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方剂主治】脚气。心腹妨闷,两肋虚胀,不思食,渐觉心满,气膈不通。

【制备方法】上除大麻仁外,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酒送下40丸,每日1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