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棹zhào zhuō

同“櫂”, 形声。从木,卓声。

【解释】:

(1)本义:长的船桨

棹,短曰楫,长曰棹。――《韵会》

桂棹兮兰枻。——《楚辞•九歌•湘君》

又如:棹竿(竹竿制作的船桨)

(2)泛指船桨

短棹沿洄野兴浓。——陆游《泛舟》

又如:短棹(短把的船桨)

(3)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4)划船:“或命巾车,或~孤舟”。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晋•陶潜《归去来兮辞》

又如:棹船(划船);

棹力(船桨划水之力);

棹舟(划船);

棹卒(操棹行船的兵士)

(5)船:~夫(船家)。归~。

发战棹东下。——《宋史•太祖本纪》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徐彦伯《采莲曲》

又如:棹夫(船夫);

棹郎(船夫);

棹楫(船桨);

棹影(船影)

(6)zhuō 同“桌”。 (形声。从木,卓省声。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义。后来人们又根据“棹”是木制的特点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义:桌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