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豹鼠

学名: Tamiops swinhoei

别名隐纹花松鼠、纵纹花松鼠、花松鼠,属啮齿目松鼠科。分布于河南、甘肃、河北及南方各省。豹鼠在果园和耕地附近,常为害果树及农作物。该鼠主要以各种林木种子、果实及昆虫为食。

[识别特征] 体长110~120毫米。尾长与体长近相等,至末端逐渐变尖细,尾端毛较长。耳壳背具短的白色簇毛。前足掌裸露,后足蹴部裸露。背部中央具有3条黑褐色条纹,两侧各有黄白色纵条纹,最外侧尚有2条短而不明显的暗褐色条纹。体腹面污白色,渲染有淡黄色,毛基灰色。四肢内侧与腹面同色。尾背黄黑色,尾腹面与背面近似,但偏黄一些。眼眶周围有白圈。两颊自上唇基部至耳基下方有一白色条纹,与体侧条纹不相连。

[发生特点] 豹鼠是树上、地面两栖的松鼠。常在林缘、灌木丛一带活动,也常见于果园、菜园中,有时也到农舍附近竹林、农田中活动。豹鼠喜欢成群活动,很少单个或成对活动,晨昏活动频繁,中午前后活动较少。筑巢于树叉或树洞内。常出现在果园内,在树上跳跃奔跑,取食果实及嫩叶。一年中春、秋两季各繁殖1次,每胎产仔2~4只。主要天敌有猫、隼、鹰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