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灸 #jiǔ

【释义】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燃烧的艾绒熏烤一定的穴位:艾灸。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黄帝内经》

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扁鹊心书》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灸 <动>

(形声。从火,久声。本义:用艾火烧灼。中医的一种疗法)

同本义

灸,灼也。――《说文》

所谓不病而灸,无忧而自默。――向秀《难养生论》

又如:灸刺(艾灸和针刺);灸客(接受灸疗的病人);灸眉(用艾炷烧灼眉头以治狂疾);灸师(以灸术治病的医师)

烧灼

拄,支撑

灸诸墙,以眡其桡之均也。――《周礼》

堵塞

灸jiǔ灼、烧,祖国医学的一种治病疗法。用艾绒等做艾柱,烧灼或薰烤身体穴位或某一部位,或者在体表放置薄片生姜等,隔姜烧烤。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病。灸法和针刺常并用,称"针灸疗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