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31运输机
研制背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垂直起降的风潮席卷西欧航空界,联邦德国也开始着手研制25吨级的中型垂直/短距离起降军用运输机。1959年德国的多尼尔航空制造公司提出Do.31空军中型战术运输机方案。
项目进展多尼尔航空制造公司早在二战是就以研制和生产军用运输机闻名于世,且战后,该公司长期专注于垂直/短距离起降军用运输机项目。因此,多尼尔公司设计的Do.31方案一开始就淘汰了其他竞争者,得到德国中型垂直/短距离起降军用运输机的项目开发权。
除该公司进行项目总体设计和研发外,英国罗•罗公司后来也加入进来,当时Do.31项目总预算额约为2亿德国马克,其中在采购英国的发动机方面的预算就占总预算的40%左右。顺利首飞1967年2月,Do.31运输机的E1号原型机首次进行了常规跑道滑翔的起降,同年12月E3号原型机还首次进行了垂直降落的试飞工作。垂直/短距起降试飞
Do.31的原型机机长20.7米,翼展17.14米,高8.53米,飞机空重13868千克,最大起飞重量约24.5吨(短距滑行起飞)或21吨(垂直起飞)。
Do.31采用翼尖升力发动机组和翼下升力巡航发动机相组合的动力方案。整个飞机总共安装了10部发动机。Do.31机翼两端安装的翼尖升力发动机组中,每组均安装4台罗•罗公司生产的RB--162发动机为飞机的垂直起降提供主要升力。两台翼下的发动机可以实现推力转向,以增加飞机在垂直起降时的升力,并可在平飞巡航时为飞机提供前进的推力。
Do.31运输机项目先后共生产了3架原型机,该项目原型机共进行了59小时的飞行测试,完成了大量试飞科目。项目下马仅从技术角度来看,Do.31中型垂直/短距离起降军用运输机项目无疑是成功的,但同时在试飞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该机在进行垂直/短距起降时油耗惊人;其次,该机在进行垂直起降时,噪声非常大;第三,由于翼尖巨大的升力发动机舱在飞机巡航时会产生很大的阻力,增加了油耗,降低了航程。Do.31运输机的翼尖升力发动机特写
而且在1970年,北约的战略开始作出调整,从大规模核报复转向灵活反应,北约空军对飞机短距垂直起降的要求大大降低,而存在问题的Do.31中型垂直/短距起降军用运输机项目也随之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