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母祠--黄道婆纪念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黄母祠又名先棉祠,是为纪念黄道婆传授纺织技术、造福乡里的功绩而建。1981年,祠址被划进植物园内。1991年有关部门将旧祠重新修复,分纪念馆、陈列堂和莲花池游憩小区三部分。按原样修复的黄婆庙为六架梁五开间歇山顶建筑,室内陈列黄道婆生平事迹。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黄道婆纪念堂”横匾端立门楼,祠前立有大照壁,正厅有黄道婆事迹展览,侧厅陈列黄道婆首创的三锭纺车、木棉揽车及众多图片、史料等。同年12月7日正式开放。

中文名称:

黄母祠--黄道婆纪念堂

外文名称:

Huang Temple-Huang Daopo Memorial Hall

类别:

棉纺织工艺人物博物馆

地点:

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1100号

竣工时间:

1992年

开放时间:

1993年对外开放

馆藏精品:

印花农家土布等精美

目录

堂址位置管辖隶属堂舍介绍历史沿革展览设置开放时间

堂址位置黄母祠-黄道婆纪念堂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1100号。上海植物园内。邮编200232

管辖隶属1987年11月该堂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至1992年进行修复,1993年对外开放,隶属上海植物园管理。

堂舍介绍黄道婆,元代松江乌泥泾人,少年沦落海南岛崖州该地盛产木棉,她曾向黎族妇女学会纺织技术,元元贞年(1295-1296年)返乡,致力于纺织业,改革棉纺工具,传授棉纺织工艺。到明初,松江府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有“衣被天下”之誉。

历史沿革黄母仙世后,乡人为缅怀黄母的功德为她建造了黄母祠。当时的松江府城乡,共建祠有10处,最早的建于元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现存于上海植物园内的黄母祠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后虽屡次破坏,但迄今是唯一遗存的黄母祠。1981年2月10日划归上海植物园管理。上海市园林局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共同投资,于1990年至1992年对黄母祠进行修复,并以黄道婆纪念堂为中心,叠山凿池,壁为园内新增景点,又拓址为“先棉圃”,内筑“仰黄亭”,以纪念黄母创新改革棉纺织工艺的贡献。

展览设置黄道婆纪念堂共由三部分组成:

一、黄母祠:面积84平方米,建筑为七架梁、五开间歇山建筑。祠前有山门、照壁、正门为马头山墙,外侧有小型垂花门,西侧有半亭式门亭,室内有黄道婆玻璃钢雕像和黄道婆生平事迹陈列。

二、陈列室:内陈列古代织物、绵线、蜡染、印花农家土布等精美展品;展廊展出弹花、轧花机、椎弓、纺车、织机等民间纺织机具。

三、游憩区:以莲花池为主体,有浮雕墙,“上智舫”,旅游纪念品小买部以及石灯笼、石汀步等园林小品,构成小型游览休息区。

开放时间黄母祠-黄道婆纪念堂

每天 上午 8:00 - 下午 17:00 开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