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戏楼

戏楼,又叫戏台,是供演戏使用的建筑。

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场地,种类繁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样式、特点、建造规模。

最原始的演出场所是广场、厅堂、露台,进而有庙宇乐楼、瓦市勾栏、宅第舞台、酒楼茶楼、戏园及近代剧场和众多的流动戏台。就其分布来看,也极为广泛,从城市到农村,从平原到山区,大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几乎都设有或大或小、或今或古、或繁或简的戏楼。

戏楼就是中国人的剧场。中国戏曲可称为“戏楼文化”。形态各异的戏楼构成了传统戏曲演出空间,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戏楼戏剧观演场所。

锣鼓喧天说戏楼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许多来北京旅游的老外就把登长城、观京剧列为了解中国文化的必修课程,时至今日,此风尤烈。为了迎合这些不懂戏的洋外行,“旅游京剧”应运而生,并且成为“革命现代京剧”之后最有影响的京剧形态。北京老式的戏楼正乙祠、湖广会馆颠来倒去上演的就是《百花赠剑》、《虹桥赠珠》、《三岔口》之类的戏,而新式剧场如前门饭店内的梨园剧场、北京站口的长安大戏院也很少有原汁原味的京戏了,即便有,也是被演员们复习了无数遍的《野猪林》、《四郎探母》、《红鬃烈马》。

然而北京的剧场毕竟还是去得的。护国寺胡同的人民剧场紧挨着梅兰芳故居,这个剧场上演的戏最称正宗,一些大牌的老板如李世济李维康什么的还常常到这里来演出传统老戏,票价也不贵。如果进场前还有余裕,大可以在对面的华天回民小吃店要上一碗豆汁,几个焦圈,那是真正北京市民的生活。当然豆汁的味道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天津的荀派花衫童芷苓在台上演了一辈子的《豆汁记》(《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但在台下却是一口也喝不得。长安大戏院的晚场基本都是旅游京剧,比较好一点的戏码都安排在下午一点半左右,这里是于魁智、李胜素这一辈儿唱大轴。我上学的时候经常去听戏,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张火丁的《春闺梦》,唱做俱佳。前曾述及,梨园剧场上演的基本上是旅游京剧,但有一次我在友谊医院过道正好遇到王蓉蓉打点滴,她告诉我次日在梨园剧场有《金·断·雷》,第二天我就去了,观后极为震撼。不过此等好事乃是可遇不可求的。梨园剧场马路西边是工人俱乐部,这里常常有好戏。蓉蓉的《西厢记》我就是在这里听的,票价便宜得让人不可思议,才20大元。平常这里是戏校的孩子演出。

北京的场子,大抵有传统的戏园子和新式剧院的分别。新式剧院兴于民国10年以后,慢慢成为主流,而传统戏园子又别而为三:曰清内廷戏楼,曰官邸花园戏台,曰民间戏楼。清内廷戏楼基本完好保存,其中颐和园大戏楼专为庆贺慈禧60大寿而建,历时3年花了71万两银子才建成。名丑刘赶三供奉内廷,在这个戏楼上当场抓哏,把五王爷、六王爷比做妓女,结果因“说话有趣”获得额外的赏赐。官邸花园戏台以恭王府花园戏台和金鱼胡同那家花园戏台最为有名。那家是清末军机大臣那桐家,有一次庆王爷借这里的台子办堂会,请谭鑫培演出,谭说大病初愈,不便允命,除非军机大臣给我下跪,他话音刚落,那相爷就跪在了他面前!民间戏楼以正阳门外大栅栏最盛,有庆乐园、三庆园、广德楼、广和园和同乐园等诸家。现存民间老戏楼还接待演出的是和平门外的正乙祠和湖广会馆。

目前正乙祠和湖广会馆都同旅行社搭钩,为旅行团提供旅游京剧的演出。湖广会馆比正乙祠多了一项业务,为每周六北方昆曲剧院贴演昆曲提供演出场所。在这个崇尚感官的时代,京剧因为其苍凉凝重而不被年轻人所喜爱,而昆曲却因其柔靡华艳的风格迎合了小资的趣味。可以预见,湖广会馆将会因为昆曲而重新辉煌。

戏楼为何多向北

金克亮

戏楼在旧县城西门内路北。坐南朝北。戏楼分两层,第一层是戏台,前脸用青石砌就,十分规整。第二层是楼。戏楼是“一殿一皋”式,一殿一皋即两条屋脊,这种建筑从外观看,风格独特,非常壮观,宣武区湖广会馆就是这种形式。建筑内部面积相当大。戏楼又分前后台,前台就是戏台,后台是间很大的屋子,是演员化妆、休息、存放道具的地方。我的印象中,戏楼很老旧,青砖灰瓦,瓦垄内有衰草在抖动,但很有气势。而且,戏楼的作用并不很大,只有四月二十八庙会、春节等节日在这里演过戏。但我的最大兴趣是,戏楼朝北。在我国,无论民居、庙宇、殿阁多朝南,而戏楼朝北,这是什么原因呢?

对此,笔者曾请教过一位老先生。这位老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期,曾从事戏剧工作,足迹踏遍京郊很多村镇。据他说,他所见过的戏楼多朝北,而戏楼的对面,又多有一座庙。有个说法,戏是唱给神仙听的。我家乡戏楼对面是一座城隍庙。据说,戏是唱给城隍听的。不过,我总觉得这种说法有点勉强。

还有个说法,我国传统的方位是南面为尊,《易·说卦》云:“圣人南面而听下,向明而治”。所以,人们盖房方向都朝南。故人也以“南为上”。假如戏楼朝南,人们听戏就要面向北,与人们传统意识相左。

后来,又听过一种解释,说是演戏多在农闲。旧时收秋后,地里不再有什么活。演戏的人,看戏的人都有了时间。北方冬季西北风多。假如戏楼朝南,观众就要朝北,刮风时,就要喝西北风。戏楼朝北,喝风的是演员。这是演员对观众的尊重。因此,戏楼在设计时,设计人就把它朝向了北。这个说法倒觉得有些道理。但戏楼为什么朝北,我仍不知的确,只有求教有识之士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