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背八色鸫指名亚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蓝背八色鸫指名亚种(学名:Pitta soror soror ),是雀形目八色鸫科的鸟类,体长约25厘米。体型圆胖,尾短,腿长。是一种橄榄色及茶色八色鸫。脸近白,额及头顶橄榄棕色,颈背及腰淡蓝色,眉纹黄褐。雌鸟似雄鸟,但橄榄色较暗淡,头顶及颈背多偏绿色。似栗头八色鸫及蓝枕八色鸫,但区别为腰部蓝色,与蓝枕八色鸫区别在黑色眼线有时由眼后点斑及耳覆羽块斑形成。在森林底层活动,翻拣树叶及朽木以寻找无脊椎动物为食。分布于老挝和越南。

中文学名:

蓝背八色鸫指名亚种

拉丁学名:

Pitta soror soror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雀形目

科:

八色鸫科

属:

八色鸫属

种:

蓝背八色鸫

亚种:

蓝背八色鸫指名亚种

命名时间:

R. G. W. Ramsay, 1881

英文名称:

Blue-rumped Pitta

目录

外形特征分布范围生活习性保护级别

外形特征蓝背八色鸫指名亚种(图2)

[1]

蓝背八色鸫体长为20—24厘米,体重91—135克。虹膜为褐色;嘴黄褐色或深角褐色;脚和爪黄褐色。它的羽色与蓝枕八色鸫非常相似,最明显的区别为仅有前额为红褐色,而从头顶至背部以及肩羽等均为亮丽的草绿色,并且渲染黄褐色,闪耀着金属光泽,下背至腰羽为亮蓝色。眼先、眼周为锈红色,眉纹为黑色。喉部为白色,胸部渲染粉红色,两胁及腹部为棕茶黄色,腹部中央较浅淡。尾羽表面的绿色较暗。雌鸟的羽色与雄鸟相似,但有的个体的头部和胸部没有粉红色渲染。

大小量度:体重♂105-120g,♀91-135g;体长♂226-224mm,♀215-230mm;嘴峰♂25-28mm,♀25-28mm;翅♂105-115mm,♀102-118mm;尾♂58-66mm,♀53-66mm;跗蹠♂45-55mm,♀44-52mm。[2]

分布范围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广西瑶山、龙州、云南河口和海南等地。[3]

生活习性蓝背八色鸫指名亚种(图3)

[4]

栖息于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单个或成对在林下荫湿处和水边活动觅食。尤其是疏林、灌丛、次生林和小树丛中,有时也出现于村边树林和灌丛中。平时隐蔽在灌木草丛之中,受惊时沿地面作短距离飞行逃跑。鸣声细微。常在潮湿的地面落叶屋中扒开落叶,频频用脚翻转地上的枯枝落叶,寻找食物。以鞘翅目锹甲科及象甲科昆虫、鳞翅目幼虫、膜翅目蚂蚁、蚯蚓、白蚁,以及种子和果实等动物性食物为食。鸟鸣为尖啸声“tew”及音较长而圆润下滑的“tiuu”声。[2]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