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恩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四恩寺

广西梧州四恩寺前身是位于钱鉴的紫竹林寺,建于1939年春,1966年被占用,因梧州市修建东环路而于2002年搬迁到白云山重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新寺题名“四恩寺”,四恩即报答国家、父母、师长、群众这四重恩。四恩寺建筑雕刻精美,16.8米高的大雄宝殿气势宏伟。

世纪九十年代,梧州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修建东环路,需征用建于 1939年的“紫竹林”寺,决定寺院异地重建。紫竹林寺搬迁到白云山重建时,释清凉法师向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去信告知梧州建新寺,希望赵老能为新寺题名留下墨宝。赵老抱病为新寺题名为“四恩寺”。“四恩”即报三宝恩、父母恩、国土恩、众生恩。四恩寺于2001年农历八月初六开工建设,是岭南现代第一寺,占地65.7亩,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整个古建筑群仿明清风格,气势磅礴,符合阴阳宇宙观和对称、稳重的审美观。整个佛寺规划格局呈现为七个平台,寓含“胜造七级浮屠”之意。规划建筑有上山进寺台阶、天王殿、韦驮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东厢房、西厢房、观音殿、地藏殿、法堂、文殊殿、普贤殿、藏经楼、宝塔、阅经亭等。2006年9月27日开光前,四恩寺已完成一期投资约3000多万元(总投资为7000万元),建成规模宏大的大雄宝殿、东西厢房、钟楼、鼓楼、牌坊等建筑。其它建筑将在开光后按规划完成。其中大雄宝殿于2003年建成,占地面积1245平方米, 建筑面积1489平方米,殿内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举行法事活动。大雄宝殿高25.6米,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高9.5米,其中佛像法身高6.6米,其规模在国内排在前茅,比著名的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规模还要大(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占地1030平方米,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法身高5.3米)。已建成的东西厢房占地面积12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90平方米,主要用做客堂、斋堂、佛经流处、祖堂、功德堂及运水堂等;大雄宝殿广场面积3000多平方米。大雄宝殿前广场左为钟楼,右为鼓楼,钟鼓楼各占地面积50平方米,为两层明清风格建筑。钟楼的铜钟为浙江温州制造,重6.6吨、高3.6米,轻轻一敲,声音悦耳,回音长达两、三分钟,大钟的表面雕有《金刚经》经文。将经文刻在大钟上,意思就是要弘扬佛法,让佛经传诸久远。击钟一下,字字皆声,等于诵读一遍经文,功德无量。钟楼的壁画画的是西游记的故事。鼓楼上的大鼓为浙江温州的水牛皮制成,直径 2米多,用四个木雕狮子做鼓架。大雄宝殿正面走廊有两根腾云驾雾的龙柱,龙柱正面两条龙的龙头向外,表示接引信众、天下客人;龙柱内侧两条龙的龙头向内,表示守护大殿、佛祖。后面有一条小龙,精神抖擞,龙柱的人情味十足。

本篇文章来源于博雅旅游网(cn.bytravel.cn)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网址:http://cn.bytravel.cn/art/ses/ses/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