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蛙类名称。为中小型蛙类,体长3~4公分,吻端钝圆,吻棱不明显。瞳孔为水平状,虹彩呈黄绿或银灰带绿的颜色,鼓膜不明显。背面光滑,呈鲜绿到墨绿色,偶为黄绿或暗黄褐色,会随环境及生殖情况改变,有些个体有白色、黄色或蓝色小斑点,无背中线及背侧褶。

目录

基本资料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

基本资料Animal Group: Amphibian

动物类别:两栖类

Phylum:Chordata

门:脊索动物门

Class: Amphibia

纲:两栖纲

Order: Anura

目: 无尾目

Family: Ranidae

科:蛙科

其他名称: Hylarana (Tenuirana) taipehensis

其他英文名:Taipei Grass Frog, Taipei Slender Frog

其他中文名:台北赤蛙, 神分布信息

形态特征成体特征:腹部鹅黄色,腹侧为黄色,有细小的褐色斑点。四肢外侧有明显白色皮瓣,指趾扁平,趾间具全蹼,有吸盘及黄色蹼膜。雄蛙有外鸣囊。

蝌蚪特征:体长8.2~14.3公分(34~38期),呈卵圆形。口位于近吻端,吻端圆,眼位于背侧位,喷水孔位于低侧位。背部呈灰绿的淡褐色,带深褐色斑点,鳍与尾肌两侧斑驳,尾呈披针型,末端尖锐。

卵特征:卵粒为乳黄色,产于白色泡沫型卵块中。

生活习性台北树蛙最奇特的行为是雄蛙有筑巢的习性,当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的繁殖季中, 雄蛙会在巢中叫著「葛、

葛、葛」的声音以吸引雌蛙,而雌蛙则通常选择声音较低沈的大型个体,完成交配。台北树蛙普遍分布於阳明山国家公园的各个水域。

无尾目树蛙科的1属,体多细长而扁,后肢长,吸盘大,指、趾间有发达的蹼。末端两指(趾)骨节间有介间软骨(科征),与树栖生活相适应。

分布主要分布省份: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台湾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内伶仃岛--福田内伶仃岛--福田内伶仃岛--福田大瑶山水源林(广西)十万大山水源林吊罗山大围山南靖南亚热带雨林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吊罗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