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塘北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地理与人口广东省饶平县汤溪镇草塘北村,是修建汤溪水库时吕氏居豪村的移民村。地处尖山南麓山坳,位于青竹径村与南塘村中间,现属青竹径辖区。面积约1平方千米,耕地25亩。全村现有17户,65人。饶平县汤溪镇草塘北村

历史沿革饶平县汤溪水库是1958年11月至1959年12月兴建的。建水库时,库区被拆除的房屋5591间,被淹没耕地饶平县汤溪水库

8400余亩。从库区迁出了26个自然村,1242户6041人,分散安置在2省4县27个社场。1961年先后回迁库区的有1071户4802人,在库外尚有移民人口1239人。回迁的人口先后在库区建立安置点,形成了42个自然村,草塘北村是其中之一。

1960年春节后,移居军埔、侨光、高厝铺等地的村民相继回迁。至夏天,已有近200户村民回到西坑。当时,没有住房,村民们的眠床家私狼籍山野。幸好有原先所建的仓库、牛寮,可让先到的村民安顿妇幼老人,每间房子住七、八户,大户放一张眠床,小户两户放一张眠床,男人们和后到的村民都露宿山坡,天当被盖地作床。为遮风雨,先搭草寮暂且栖身,然后各自搜集旧瓦木料自建陋屋,二、三年后再统一规划建房。经过几次搬迁,几番辛苦,方有安居之所。

回归之初,由于西坑人多拥挤,部分村民便搬到南坑(故乡田饶后头)定居,其中有5户后搬到岭门村居住。还有部分村民一回来就直接到大坑、草塘北定居,到大坑的村民后来又有部分到上坑、内坑居住。

1960年暮春,从侨光村(桥仔头)和军埔村回迁的常波、步渠、景期、麦粗等人,看到西坑人多难以下住,便带着家眷,来到草塘北村定居创业。居住在草塘北村的是原吕氏居豪镇江楼住户,大厝承恪公裔孙才来一户,如意楼来森公裔孙吕粗一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