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冲穴
概述
中文名称:气冲。
英文名称:qì chōng。
别名:气街穴,羊屎穴。
定义:足阳明胃经穴。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针灸学(二级学科);腧穴(三级学科)。
定位曲骨旁开2寸。
解剖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内斜肌、腹横肌下部;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外壁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
主治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萎,阴肿,功能性子宫出血。
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此穴下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即腹股沟动脉处。在按摩时,先按揉气冲穴,然后按揉跳动的动脉处,一松一按,交替进行,对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温暖手足有益。
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配伍配气海治肠鸣腹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
附注冲脉所起。
《医学入门》云:“天枢下八寸动脉。禁针,灸五壮。主腹中大热攻心,腹胀,脐下坚,癫疝,阴肿阴痿,茎中痛,两丸牵痛不可仰卧,及石水腹满,热淋不得尿,妇人月水不通,无子,气乱绞痛,胞衣不出。已上不容至此,俱腹部三行。"
气血特征〖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天部之气。〖运行规律〗地部经水由归来穴传来后气化为天部之气,天部之气大部分循胃经上行,小部分循胃经下行。
〖功能作用〗将冲脉之气渗灌胃经。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无灸。
气冲穴解剖图
穴位介绍(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