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理论
“三平”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
含义是指在安排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保证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和物资供求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平衡,并且收大于支,略有结余。这是“三平”的关键。
信贷收支平衡:信贷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双方永远是相等的,这在“三平”起“综合反映”作用。
物资供求平衡:市场总供给和市场总需求的平衡,这是“三平”的基础。
“三平”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
含义是指在安排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保证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和物资供求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平衡,并且收大于支,略有结余。这是“三平”的关键。
信贷收支平衡:信贷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双方永远是相等的,这在“三平”起“综合反映”作用。
物资供求平衡:市场总供给和市场总需求的平衡,这是“三平”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