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托举生命
摄影作品《众志成城,托举生命》事件原型发生于5.12汶川大地震时期,由中国军事摄影家刘应华拍摄,真实的记录了人民子弟兵赶赴抗震一线紧急抢救群众的一幕,真实而有力地记录了历史,以及子弟兵的伟大功绩。该幅图片经由解放军画报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为抗震救灾中最具代表性和艺术感染力的经典镜头之一。
目录
基本信息所获奖项作品背景作品评价作者简介
基本信息图片名称:《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1]
作者:刘应华
事件: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第二天,2008年5月13日,成都军区空军抗震救灾官兵急赴成都重灾区彭州龙门山镇实施紧急搜救,官兵在大雨中用身体搭建人梯,转移伤员时的情景。
被救主人公:汶川大地震伤员王兰[2][3][4][5]《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作者:刘应华
[6]
所获奖项新闻图片《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于2008中国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摄影报道评选中获《全国地震摄影金奖》;2009年3月1日,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人民摄影报社主办,白沟镇人民政府承办的第17届(2008年度)“金镜头”新闻摄影作品评选暨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中荣获《突发新闻类单幅银奖》;2010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暨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纪录类金质收藏作品》;该照片被中央档案馆永久收藏。[2][3][4]
作品背景2008年5月13日16时左右,急赴彭州市龙门山镇银厂沟展开紧急搜救的成都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师官兵在东林寺废墟中营救出一名重伤员。
当天下着瓢泼大雨,傍晚,当伤员转移至距白水河大桥约500米处时,由于山体严重滑坡,公路被掩埋,一个高约40米,约60度的陡坡成为转移伤员的唯一通道,陡坡经过一天一夜的雨水浸泡,泥泞难行,几百名官兵搭成“人梯”,组成了一条生命通道,举着双手传递担架,战士们冒着余震的危险,轮流托举着被固定在简易担架上的王兰,直至其平安脱险。这个经典瞬间被成都军区空军专职摄影记者刘应华定格下来,命名为《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4][5]
作品评价该作品画面现场感和冲击力极强,色彩凝重庄严,构图朴实自然,真实记录了子弟兵救民于水火的功绩,展现了抗震救灾现场紧张的氛围,充满了丰沛的情感力量,从而使其更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一幅难得的兼具新闻性与艺术性的摄影佳作。[7]
作者简介刘应华,生于1960年,历任成都军区副师职专职摄影干事;截至2010年从事专职摄影工作20余年,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军营哨所,38次到世界最高的人控雷达站“甘巴拉英雄雷达站”采访,在军内外发表作品7600余幅、获奖800余幅。作品《喜盈盈》、《夜鹰行动》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摄影艺术奖。《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15勇士惊天一跳》被中央档案馆永久收藏。个人荣立二等功两次,2008年获中国摄协“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称号。[8]摄影记者“刘应华”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