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致富三十六计
近年来,农村生产经营体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使农民不再是单纯的农业生产主体,成为农业经营的主体,使农民不仅在参与市场中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样也为农民进入市场带来了现实挑战,农民的素质和作为,决定着农业、农村经济的运行状态和发展速度。然而,广大农民缺乏走出土地跑市场、搞流通的胆识和方法。作者在农村基层工作多年,现把所见到、听到的农民经商的成功案例加以整理阐述,编写为《农民致富三十六计》,有的是用了三十六计的原意,有的是用了三十六计的引申义,希望能对农民的经营有所帮助。
目录
基本信息书摘刊登媒体
基本信息名 称:农民致富三十六计
作 者:孔凡维
字 数: 5万字
书摘第1计瞒天过海
一、原文和出处
【三十六计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解】
认为防备十分周到的,就容易松懈斗志,麻痹轻敌;平时看惯了的,往往就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里,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阴计可用于阳事进程中,不是阳事之敌对面。至阴之术,可以为至阳之目的服务。
【出处】
此计名出自《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出自传说。相传唐太宗率兵30万,离开长安远征辽东。大军到达海边,太宗举目远眺,沧海茫茫,一望无边,看来此海难渡,不禁焦急起来。大将薛仁贵见状,心生一计:他请太宗进入海边的一座彩色营帐,命文武百官饮酒作乐。一时笙歌四起,美酒飘香。此情此景竟然使太宗忘记了忧愁,沉浸在欢乐之中。正在酒酣之际,太宗忽闻帐外有波涛汹涌之声,便急忙揭开帐幕向外张望。这才发现自己与30万大军正在乘船渡海,而且马上要到达彼岸。原来薛仁贵担心太宗因大海阻隔而放弃东征,便瞒着他指挥大军渡海。 因为皇帝贵为“天子”,所以叫做“瞒天过海”。 平时看惯了的,人们往往就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里,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背后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事情。
二、农民致富谋略及赏析
【案例一】
乡红枣协会的王主任通过在网上开店卖枣,解决了枣的销路问题,乡亲们也获得了很好的收益。有一天,王主任同往常一样,上网打开邮箱,发现有一封来自日本的电子邮件,是一位日本的贸易商写来的,他表示对红枣非常感兴趣,要求提供详细资料和样品。王主任看后特别激动,马上召集人员准备,分别以中、英、日三国语言详细介绍红枣种植环境、种植流程及红枣的用途,并附上中国有机产品的认证证书的复印件,用特快传递把样品和资料寄给了日本贸易商。
半月后,王主任收到了日本贸易商的回信,信上说:恭喜您,红枣已通过本商社的检验,请提供相关资质:营业执照, JAS认证证书。这一下,王主任做了难,上哪找JAS认证证书,虽然已通过了中国有机产品的认证,可日本人就是不认,非要JAS认证。要通过日本JAS认证,花钱不说,认证过程烦琐,一时半刻也下不来,劳命伤财,一旦通过不了就会前功尽弃。
王主任同一位在北京工作的老乡商议此事时,对方告诉他,北京郊区有一家经营枣产品的出口公司,该公司已通过JAS认证,现在由于转营房地产可能不做枣产品的生意了,该公司的枣园已盖成了小别墅,正在向外出售。王主任得到这一消息后,急忙连夜做火车赶到北京,在老乡的帮助下仅用5万元就买下了北京郊区的公司,拥有了该公司的营业执照和JAS认证,而后向日本商社提供了营业执照和JAS认证,日本商社很快就派业务代表来考察,考察顺利通过,签订了合作协议,从此乡亲们的红枣飘洋过海销往日本。
【案例二】
苗强看到清河的一些农民,靠做羊绒生意过上了好日子,便蠢蠢欲动,打算也办个小羊绒厂,当想到自己一不懂技术,又不懂业务,怎么办呢?只有去学,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如果明目张胆的去学,对方肯定不教。到不如去打工,边干边学,即不用掏学费又能学到技术。想好后便把想法告诉了父母,父亲鼓励他去试试,他便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去清河打工,由于清河当地人口少,很多厂子缺人手,所以他们很容易找到了工作,被安排在车间里,苗强主要干杂活,如:搬运梳好的绒、帮修理工拿工具当下手。就这样一来二去,苗强学会了绒毛的鉴定、梳绒机的修理等技术。他的妻子主要是梳绒,经过这段时间的操作,已经成了一名熟练工。他们的老板非常苛刻,随意骂人,动不动还扣发工人的工资,为此许多人都去了别的厂,苗强和他妻子却没有离开,苗强并向老板提出了许多好建议,如:工人的工资按梳绒量的多少而定,以激励员工提高技能等等。随后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对老板的刻意奉迎,换取了老板的信赖,使老板认为他处处替自己着想,感到双方利益一致,消除了对他的猜忌,把苗强调到了业务室,陪老板一同去跑业务,通过半年的时间,苗强对羊绒业务的运作了如指掌,终于有一天,夫妻双双辞职,回家办了起了自己羊绒加工厂,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
【画龙点睛】
案例一中乡红枣协会的王主任巧获JAS认证,避开麻烦,渡过难关,使乡亲们的红枣飘洋过海顺利销往日本。“瞒天过海”就是利用伪装手段,制造公开的假象,符合现实逻辑,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案例二中苗强将学技办厂企图隐藏起来,装作为了生计而打工,让清河老板(天)看不出破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驶向理想的彼岸。因为一般人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往往不会怀疑,此计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一错觉,来掩盖自己的真正意图。
刊登媒体此书第一稿已被《河北农民报》、《陕西农民报》、《河南日报(农村版)》、《今日农业》、《农村报》、《山西农村报》、《山东科技报》等报纸杂志连载刊登,并被农博网、农业信息网等诸多网络媒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