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善允
(1868—?)出生于澳门。1881年到上海学习。1886年赴英国进入Cheltengham学院攻读法律。1897年返港开设律师楼,并从事各项社会活动,倡设圣士提反男校和女校。 清末至辛亥革命期间(1910年),由于大量移民从内地涌入香港,令住房供不应求。一群华商遂计划在九龙湾进行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填海工程。1914年在伍廷芳的建议下,华商曹善允等组成启德营业有限公司。 1906年,在曹善允、何启圣士等华商的捐款赞助下,由圣公会属下的海外传道会创办女子中学。该校原址位于坚道35号,该校的创办是以实践基督教信仰为宗旨。1918年,坚道校舍不幸毁于地震,校方只好租用巴炳顿道4至6号作临时校舍,并发起筹建新校活动。 九龙半岛在二十年代开始,人口激增。为配合社会需要,九龙半岛遂不断拓展,期间最引人瞩目的事件,就是由当时著名华人绅商何启先生与区德先生等人合资经营“启德投资公司”。启德之名即由二人之名而来(注:区德又名区泽民)。该公司在九龙城寨对开的九龙湾北岸,进行大规模填海。完成之新填地有一百二十英亩,其中靠近城寨外之龙津码头的新填地,便开辟成街道,筑起数百栋民房,形成了九龙城寨以外,一个新的住宅区,户口渐繁,教育未备,儿童求学困难。1916年曹善允博士倡议集资兴学。1920年,区泽民(区德)先生去世,遗嘱捐资一万元以赞助曹博士之计划,后得绅商莫干生先生赞助捐一万元作建校基金,并委托当时圣保罗书院校长史超域牧师(Rev Arthur Dudley Stewart)进行筹备工作。 1920年,曹善允任香港教育部董事。1922年,身为华人公立主席的曹善允创办赞育医院,旧址位于西营盘西边街。1925年任东华医院顾问。1926年创办民生书院,任董事长。1929年任立法局非官守议员、保良局永远董事等。1924年香港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衔。1928年获O.B.E.勋衔。1930年,任第一届内阁名誉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