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封祀坛遗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周封祀坛安居在登封城西、少室东麓的一个丘陵。丘陵实在平凡,除却武则天灵光一降,儒、释、道诸家均不施舍于斯,是个被人间大爱遗忘的角落。 则天封禅嵩山,筑有三坛。登封坛,在嵩山太室之巅,是则天祭天之所在,坛前立有她撰写的《大周升中述志碑》、李峤撰写的《大周降禅碑》,今皆无存;封祀坛,在嵩山少室东麓,是则天禅地之所在,坛前立武三思撰写的《大周封祀坛碑》、薛稷书丹(撰写者不明)的《大周封中岳碑》,今《大周封中岳碑》荡然无存,《大周封祀坛碑》仆倒在地,封祀坛杂草丛生;朝觐坛,是则天祭天禅地、登封告成后,受朝廷百官与外国使节朝贺之所在,该坛在今嵩阳书院之前,原有“朝觐坛记”石碑,崔融撰写,今碑、坛无存。

大周封祀坛遗址所在的丘陵,叫万羊岗——神圣的祀坛,就在牧羊的山冈上。大周封祀坛遗址是则天禅地的所在,是个下方上圆筑土而成的祭坛。如今,残留的两三米高的土坛,还能看出来“下方”的模样;要说“上圆”,是多少要加些想像成分的。方形土坛收缩六七米后,托起的那个圆坛,看上去更像一座高约10米的坟头。无论是方坛还是“坟头”般的圆坛上,都植有零星的松柏。也许因为松柏并不茂密的缘故,杂草倒能努力向上,长得很高很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