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长乐公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元瑛墓志铭 1

1.【东汉献帝女长乐郡公主刘曼】长乐郡公主(?—?)刘曼,东汉末年人,汉献帝女,生母不详。曹魏黄初四年(233年)封长乐郡公主。

相关史料

《裴注三国志卷二 魏书二》

【魏书曰:十二月丙寅,赐山阳公夫人汤沐邑,公女曼为长乐郡公主,食邑各五百户。是冬,甘露降芳林园。臣松之按:芳林园即今华林园,齐王芳即位,改为华林。】

2.【西晋长乐公主】长乐公主(?—274),生父不详,公主逝世于泰始十年。

《读礼通考 第二册 卷七十七》〈皇妃亲王公主皇亲丧废乐〉

「泰始十年春,长乐公主薨,太康七年秋,扶风王亮薨。武帝并举哀三日而已。」

3.【北魏景穆帝拓跋晃女长乐公主】长乐公主(?—?),北魏景穆帝拓跋晃女,下嫁穆寿之子穆正国。

相关史料

《册府元龟卷三百 外戚部·总序》

穆正国 平国之弟尚长乐公主拜驸马都尉。

4.【北魏孝文帝女长乐公主元瑛】

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元瑛墓志铭 2

长乐公主(489—525年)名元瑛,北魏孝文帝元宏最小的女儿,母为孝文文昭皇后高照容。公主美姿色,能诗文。下嫁高猛。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十二月逝世于洛阳寿安里。

长乐公主元瑛墓志铭

元瑛墓志为洛阳出土的北魏世俗墓志,出土于洛北邙山。书法较之洛阳龙门摩墓书法工整细腻,秀润严谨,略带隶意,大体属于从隶书到楷书过渡性的“魏碑体”书体。

全文如下:

魏故司空勃海郡开国公高猛夫人长乐长公主墓志铭

主讳瑛,高祖孝文皇帝之季女,世宗宣武皇帝之母妹。神情恬畅,志识高远。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自天性。虽

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元瑛墓志铭 3

依天为妹,生自深宫,至于箕帚制用、醴酿程品,非唯酌言注载,而率用过人。加以披图问史,好学罔倦。该柱下之妙说,核七篇之幽旨。驰法轮于金陌,开灵光于宝树。绡罗风靡,斧柯川流。所著词诔,有闻于世。兰芝之雕篆,富丽远未相拟;曹家之肇綐,淹尔将何以匹。及于姿同似月、丽等疑神,虽复邯郸庄容、易阳稚质,无能尚也。爰始相攸,事归髦杰,自非地兼齐纪、声高梁魏,则肃雍之车,御轮无主。司空文公衿怀万倾、广宇千仞,清徽素誉,标睨一时,乃以选尚焉。和若埙箎,好逾琴瑟。敷政内朝,允厘中馈。恩虽被物,贵不在身。方为天道无亲,享年有永,兹义一乖,息驾已及。春秋季三十有七,孝昌元年十二月廿日薨于洛阳之寿安里。二宫摧恸,遐迩同伤。诏曰:“高氏姑长乐长公主,四德早徽、柔仪播誉,方享遐愿,式昭懿范。奄至薨背,哀恸抽惋,不能自任。可赠杂彩八十匹、绢八百匹、布八百匹,给东苑秘器臈三百斤。可遣鸿胪监护丧事。”以二年三月七日,将合垄于司空文公之穴。哀口口口,痛丹青之易歇,将陵谷之难人。式名徽烈,俾贻不朽。

其辞曰:

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元瑛墓志铭 4

金风不竟,沦捐宝命。叶光在历,终渥天镜。

行夏成秋,重基累圣。北都迁徙,南风在咏。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笃生良媛,曷不若兹。

女媔起则,彤管兴辞,温恭为性,仁让为基。

二既有行,来仪君子,居满不溢,慎终如始。

亲事苹蘩,躬察麻桑。柔仪已畅,阴德唯理。

人生若寄,自古同然,悠如风烛,缥若吹烟。

幽幽若是,于嗟上天。丛轫华屋,投宿玄泉。

茫茫远甸,崔崔遥坂。再见何期?一瞑方远。

如慕巳诔,若疑行反,乐毁江侵,有芳山畹。

5.【梁朝临川王萧宏女长乐公主】长乐公主(?—?),南北朝时临川王萧宏女,长乐公主下嫁谢禧。后与其兄萧正德私通,称柳夫人,生有两子。

相关史料

《南史列传第四十一》

先是,正德妹长乐主适陈郡谢禧,正德奸之,烧主第,缚一婢,加玉钏于手,以金宝附身,声云主被烧死,检取婢尸并金玉葬之。仍与主通,呼为柳夫人,生二子焉。日月稍久,风声渐露。后黄门郎张准有一雉媒,正德见而夺之。寻会重云殿为净供,皇储以下莫不毕集。准于众中吒骂曰:“张准雉媒非长乐主,何可略夺!”皇太子恐帝闻之,令武陵王和止之,乃休,及出,送雉媒还之。

6.【西魏长乐公主】长乐公主(?—?),西魏公主。突厥可汗土门求婚于西魏。经当时主政的宇文泰同意,于西魏大统十七年(552年)六月,将长乐公主嫁与土门可汗。

相关史料

《周书列传第四十二》

其后曰土门,部落稍盛,始至塞上市缯絮,愿通中国。大统十一年,太祖遣酒泉胡安诺盘陀使焉。其国皆相庆曰:“今大国使至,我国将兴也。”十二年,土门遂遣使献方物。时铁勒将伐茹茹,土门率所部邀击,破之,尽降其众五万余落。恃其强盛,乃求婚于茹茹。茹茹主阿那瑰大怒,使人骂辱之曰:“尔是我锻奴,何敢发是言也?”土门亦怒,杀其使者。遂与之绝,而求婚于我。太祖许之。十七年六月,以魏长乐公主妻之。是岁,魏文帝(西魏文帝)崩,土门遣使来吊,赠马二百匹。魏废帝(西魏废帝)元年正月,土门发兵击茹茹,大破之于怀荒北。阿那瑰自杀,其子庵罗辰奔齐(北齐),余众复立阿那瑰叔父邓叔子为主。土门遂自号伊利可汗,犹古之单于也。号其妻为可贺敦,亦犹古之阏氏也。土门死,子科罗立。

7.【唐太宗女长乐公主李丽质】长乐公主(公元621年 - 643年)李丽质,字丽质。唐太宗嫡长女,母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女。李丽质性格聪慧

长乐公主

开朗,为人仁爱,以美闻名又擅长书画,深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宠爱,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诏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长乐公主下嫁长孙无忌之子宗正少卿长孙冲前,给长乐公主办嫁妆的时候,李世民下令:照妹妹永嘉长公主出嫁时的嫁妆规格翻倍。因魏征以汉明帝分封皇子,只半数于先帝子的先例进谏而作罢。长孙皇后因此特地赐四十匹帛、四十万钱给魏徵以示嘉奖。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长乐公主正式下嫁长孙冲。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太宗诏宗室群臣袭封刺史,诸臣进谏无效后,长孙无忌上表固让,并让儿媳长乐公主固请于太宗,太宗诏停世封刺史。

长乐公主遗传了父母的气疾,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八月十日,因气疾而病死,享年二十三岁,陪葬昭陵。太宗痛惜女儿青年病亡,多次痛哭后仍然感到哀思难以抑制,悲伤不能自已。

评价

长乐公主——荣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妃长孙氏生下了一个女儿,她在全部姊妹中排行第五,取名丽质——一个让人产生想象的名字。 等到李家有女初长成,李世民不禁要为女儿的名字而洋洋得意了,因为公主果真人如其名,天生丽质,是位容色绝姝的美人。志文为此盛赞道:“公主资淑灵于宸极,禀明训于轩曜。……皎若夜月之照琼林,烂若晨霞之映珠浦。”意译过来便是:“公主就像一位仙女,将超凡的灵气带到皇宫;禀承父母师长的训诫,修身立德。……高洁清丽,秀逸脱俗,犹若月光洒落在葱郁的树林之中;鲜妍明媚,光彩夺目,好似早晨的霞光照耀在珠江之上。”词采华美,着意为文,读来琅琅上口。虽然作者姓名不详,但是能够为公主撰文,必是皇帝钦定,撰者应为当世名家无疑。

唐太宗一生酷爱书法,他的子女也多写得一手好字。李丽质以美闻名又雅擅丹青,“(公主)散玉轴于缥帙,悬镜惭明;耀银书于彩笺,春葩掩丽。”译文如下:“展开公主所作的画卷,悬挂的明镜就显得黯淡无光;展示公主所写的书法,就连春天的花朵也被掩去丽色。”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1986年,考古工作人员在长乐公主墓中发现了一方瓷砚——辟雍砚,辟雍是周王朝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杨师道的《咏砚》诗中有“圆池类璧水,轻翰染烟华” 一句,所咏的就是辟雍砚。这方砚是李丽质生前的实用之物,出土时砚面四周的弦纹内仍残留些许墨迹,砚面还有长期研磨的痕迹,可见当时唐宫内书风之盛,而公主也无愧于墓志对她书画才艺的褒扬。

李丽质聪慧开朗、柔顺恭谦,加之德行垂范、仁爱孝友,李世民夫妇自然是爱得如珠如宝。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年仅八岁的李丽质成为新朝最早受封的公主之一,诏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转眼过了四年,公主到了适婚的年龄,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更何况是李丽质这样德才貌三全的佳人呢,所有人都在猜测谁会是那个幸运儿。

自魏晋以来形成的士族阶层,几经社会动荡的冲击。很多士族到了唐朝,都江河日下,他们不得不放下架子,用名望换取寒门新贵们的钱财。一为求名,一为求财,于是士族卖婚蔚然成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唐太宗下令修订《氏族志》,重新排定士族座次,以皇族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他自己以身作则,“王妃、主婿皆取当世勋贵名臣家,未尝尚山东旧族。”按照这个标准,驸马人选很快就定下来了——国舅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在筹备婚事的过程中,一个的老头跳将出来对皇帝说“不”。

一切筹备妥当。贞观七年(公元633年),长乐公主正式下嫁宗正少卿长孙冲。唐朝国力强盛、百姓富足,婚礼也就讲究排场,基本格调以喜庆和铺张为主。贞观六年,御史大夫韦挺还曾上表批评时风道:“今贵族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极欢宴;唯竞奢侈,不顾《礼》经。非所谓嗣亲之道,念别离之意。正始之本,实在于兹。若不训以义方,将恐此风愈扇。”贵族豪富若此,帝室联姻后族就更不可能是小动作了,称得上是朝廷内外莫不瞩目的一桩盛事。

新嫁娘那年十三岁,正好是长孙皇后出阁的年纪,也许她也有着和母亲当年同样的心情。长孙冲是无忌的长子,应该比公主年长几岁。这对表兄妹从小一起长大,“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两小无猜渐渐化作了“佳期如梦”的期盼。表亲婚在中国上古时代就已存在,在唐朝也非常普遍。如今郎有情、妾有意,双方家长玉成良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长孙国舅很有福气,他的长媳甚有妇德,平时敬顺公婆,谨礼持家,于是“家道以正”。墓志还以古时节妇伯姬、贞姜来赞喻公主有守礼重信的节操,从而“播肃雍于闺闱,流婉嫕于邦国。” 公主与驸马婚后琴瑟韵合,留连光景惜朱颜的甜美生活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时间的指针指向了贞观十七年。

公元643年,注定是一个让唐太宗刻骨铭心的年份,他几乎是在悲儿悼女的伤痛中艰难地走过了一年。 这年三月,齐王李佑在山东齐州造反,太宗派李绩征讨,当月就平定了叛乱,李佑等四十余人被处死。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同样起了反心的还有皇太子李承乾,要说也是承乾识人不明、运气太背,一句话,终究没有皇帝命呀。他的死党纥干承基到处撒网,不仅在太子身上押宝,还与李佑的反叛有牵连,被大理寺收审,其罪当诛。为了保命,承基供出了太子密谋发动政变一事。四月六日,太宗诏废承乾为庶人,幽禁于右领军府;李元昌、侯君集等人被处死。太子被废,魏王李泰再也坐不住了,一个激动就祭出昏招,跑去恐吓李治。眼看着手足相残的一幕又要在唐宫上演,太宗权衡再三,决定罢黜李泰、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不久,李泰被贬为顺阳郡王,九月外放到均州(今湖北省郧县)。

六、七月间,长乐公主突然病倒,久治不愈。这病说来话长……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不仅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流行病之一,也是唐帝室中最大的流行病。唐太宗患有的一种被称之为“风疾”的病症, 其症状就表现为高血压。“后素有气疾”、“慈恩与含元殿相直,高宗每天阴,则两手心痛,知文德皇后常苦捧心之病,因缄而差,遂造寺建塔,欲朝坐相向耳。“气疾”类似呼吸系统疾病,“捧心之苦”似指心脏疾病,两者都是典型的高血压并发症。也就是说长孙皇后同样患有高血压,偏偏高血压是家族性遗传病的一种。这就要命了,他们的儿女都带有此种遗传基因。病症的特点是发病早、病程演进快,重症死亡率极高。

长乐公主是嫡出子女中第一个被遗传病夺去生命的人。太宗曾说:“朕有气疾,暑辄顿剧。” 可见患者受不了酷热。时值盛夏,公主的病势日益加重,就像她的母亲一样也没能撑过那个夏天。八月十日,公主便溘然长逝,是年二十三岁。她的婚姻生活刚迈进第十个年头,可这对少年夫妻却没能等到老来相伴的一天。

经历了数番打击的李世民,面对爱女的离世,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皇帝悼深夭蕙,怀三号而犹感。”(太宗痛惜女儿青年病亡,多次痛哭后仍然感到哀思难以抑制,悲伤不能自已。)

九月七日,承乾被免死流放到边远的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尽管史书上说对承乾的处理太宗是听从了来济“上不失慈父,下得尽天年”的建议,可我比较相信让儿子“得尽天年”是太宗原本就有的打算,向众人征询意见是想有人替他说出这句话。对待嫡子,太宗下不了手。谁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得到了儿子的死讯——承乾于十月一日在流所去世了!这样算来,承乾从离开长安到死亡没有超过25天。长安到黔州的直线距离约为1100公里,其间要越秦岭渡长江,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可以说他到黔州后没几天就死了。当时承乾只有25岁,正当少壮,不考虑非正常死亡的话,合理的解释是赴徙所途中染病,加之情志不遂……又或者只一条就足够了,郁闷死了。

对太宗而言,这不啻是漏屋遭雨、雪上加霜。(老天似乎在故意考验他的神经坚强指数,普通人估计会发疯的吧?)纵然承乾有千种罪过万般不是,他也是李世民曾经心爱的儿子。该怎样承受丧子之痛,已经没有力气再放声大哭了,那就默坐饮泣吧,一恍惚就想起了当年得子时的欣喜与满足……

九月二十一日,太宗敕命鸿胪卿韦挺为丧事监护正使、鸿胪少卿崔仁师为丧事监护副使,将长乐公主陪葬昭陵。

长乐公主墓

长乐公主墓与昭陵仅一沟之隔。没有遵照妃、主墓只设一道石门的规格,而是破格使用了三道石门,成了类似号墓为陵规格的坟墓。

古人视死如视生,女儿在世时李世民恨不能把天下最好的东西全都给她,死后亦然。昭陵玄宫内设置五道石门,贵戚功臣和妃主墓一般只设一道石门。惟独长乐公主承恩特葬,墓室甬道内设三道石门。这在昭陵已发掘的陪葬墓中仅此一例,在整个已发掘的唐代墓葬中也只有“号墓为陵”、按天子等级安葬的懿德太子墓属于这种情况。显然,太宗给女儿安排了最高规格的葬仪,我们不难感受到李世民作为一个父亲最为朴素的感情。

在修筑墓冢之初,工匠们特意留出了一个天井以便将来驸马能与公主合葬。然而世事茫茫不可测,16年后大祸降临到长孙家族,时任秘书监的长孙冲被流放岭南,葬地至今不明,与妻子合葬的愿望也就化为了泡影。要说公主这一生还有什么遗憾的话,大概是没能做母亲吧。或许因为身体健康的问题,她没有生下一男半女,长孙冲之子长孙延当为续弦或侧室所生。公主早逝实为不幸,可不用亲历夫家日后的那场劫难,对她而言似乎又是幸运的。

1991年11月1日,唐长乐公主墓对外开放,墓道全长48.18米,可见天井、过洞、壁龛、甬道、墓室。墓道两侧分别绘有精美的壁画,壁龛内放置着陶俑等陪葬品。壁画绘有腾飞的苍龙,长啸的白虎,奔驰的骏马以及甲胄、仪卫、仕女、男侍等大量图案,尤其以墓道中的《云中车马图》最为出色:在瑞气流云中,由两匹骏马所驾的红色木车正在奔驰,车辕饰龙头,轭顶饰红缨,车后两侧各插一面5旒红旗,车厢中坐3人,其中一老者长髯飘拂,端坐中央,神态安详,栩栩如生;车厢左下方有一摩竭,张嘴伸舌,鳍尾俱全,是唐墓壁画中难得的上乘之作。第二过洞口上的三间重楼建筑,则不仅显示了唐代高超的绘画技巧,而且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建筑,提供了新的佐证。

1300多年后,两幅名为《车马送行图》(又名《云中车马图》)的壁画出土,引起轰动。画面所示,但见车行水中,车后两侧各斜插一面红色七旒幡旗,旗上绘有黻号;二马架车,车上坐二人,一少一长;车厢左下方有一摩竭(梵语,指大鱼),张嘴伸舌,吹得水珠四溅。车马周围绘满瑞气流云。壁画仿自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之作《洛神赋图》,这种题材在全国众多唐墓壁画中绝无仅有。整个画面显得流丽飞动,意境高远,气象万千,不禁让人感叹这才是唐朝该有的色彩!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曹植的名篇《洛神赋》改编绘制的连环画。曹植在序中写道:“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宓妃是上古神话中伏羲的女儿,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初唐学者李善认为,曹植所写的宓妃其实是作者自己的梦中情人甄氏。据说曹植一直倾慕袁熙之妻甄氏,但甄氏却被曹丕抢先一步纳为己妃。黄初三年,曹植入朝,甄氏已被郭皇后(郭女王)害死,曹丕以甄氏遗物玉镂金带枕相示,曹植睹物思情,感伤泣下,归途中于洛水边梦见甄氏向他哭诉郭后以糠塞其口令窒息而死的冤情,又以玉镂金带枕相赠,象征自己对纯贞爱情的追求与坚持。梦醒后曹植百感交集,于是假宓妃之名,作《感甄赋》。后来甄氏之子魏明帝曹睿改《感甄赋》为《洛神赋》。《洛神赋图》一经绘出,即刻成为人们争相传摹的绝世珍品。其中有一幅,描绘宓妃乘车现于洛水之上,“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车马送行图》的画面布局与之极其相似,只是车上没有公主的身影。

按唐制,公主为正一品,出行时以二马驾车。七旒之幡,古时为上大夫使用,与公主身份相当。葬日当天,置黻幡于灵前,导引亡灵,所以画中的车子为公主专用。研究人员由此对壁画的内容有了两种推测:

第一种推测认为洛神是曹植心里的甄氏,公主是驸马眼中的宓妃。壁画一方面暗喻公主有着宓妃般的超凡姿色;另一方面反映公主的灵魂乘上车子,如洛神乘车与曹植在梦中相会一样,也会出现在驸马的梦中,寄托了长孙冲对公主的无限眷恋与哀思。

第二种推测认为壁画根据佛经里摩竭护送朝佛者渡河西去的故事,艺术化地表现了长乐公主的灵魂坐着车子,在神灵的护送下奔赴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

不管我们倾向于哪种解释,都是善良而美好的心愿。 云中车马,送卿归去。希望公主在天国能像她的封号那样得到长久的安乐。

相关史料

新唐书列传第八:

长乐公主,下嫁长孙冲。帝以长孙皇后所生,故敕有司装赍视长公主而倍之。魏徵曰:“昔汉明帝封诸王曰:‘朕子安得同先帝子乎?’然则长公主者,尊公主矣。制有等差,渠可越也?”帝以语后,后曰:“尝闻陛下厚礼徵而未知也,今闻其言,乃纳主于义,社稷臣也。妾于陛下,夫妇之重,有所言,犹候颜色,况臣下情隔礼殊,而敢犯严颜陈忠言哉!愿许之,与天下为公。”帝大悦,因请赍帛四十匹、钱四十万即徵家赐之。

魏郑公谏录:

谏优长乐公主礼数

长乐公主将出降,太宗谓房玄龄等曰:“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房玄龄等咸曰:“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何为不得?请倍永嘉公主。”然永嘉公主即太宗之妹也。公曰:“不可。昔汉明帝欲封其子,云:‘我子岂得与先帝子等,可半楚淮阳。’前史以为美谈。天子姊妹为长公主,天子之女为公主,既加长字,即是礼有尊崇,或可情有浅深,无容礼相逾越。”太宗然其言,入谓文德皇后曰:“我欲加长乐公主礼数,魏徵不肯。”文德皇后闻之,大喜,遣中使赍钱二十万,绢四百匹,诣公宅,宣令谓公曰:“比者常闻公中正而不能得见,今论长乐公主礼事,不许增加,始验従来所闻,信非虚妄。愿公常保此心,莫移今日。喜闻公言,故令将物相赏。公有事即道,勿为形迹也。”

旧唐书:

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徵谏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蒙礼待,情义深重,每言必候颜色,尚不敢轻犯威严,况在臣下,情疏礼隔,故韩非为之说难,东方称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有国有家者急务,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

资治通鉴:

长乐公主将出降,上以公主皇后所生,特爱之,敕有司资送倍于永嘉长公主。魏征谏曰;“昔汉明帝欲封皇子,曰:‘我子岂得与先帝子比!’皆令半楚、淮阳。今资送公主,倍于长主,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上然其言,入告皇后。后叹曰:“妾亟闻陛下称重魏征,不知其故,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承恩礼,每言必先候颜色,不敢轻犯威严;况以人臣之疏远,乃能抗言如是,陛下不可不从也。”因请遣中使赍钱四百缗、绢四百匹以赐征,且语之曰:“闻公正直,乃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勿转移也。”

……会司空、赵州刺史长孙无忌等皆不愿之国,上表固让,称:“承恩以来,形影相吊,若履春冰;宗戚忧虞,如置汤火。缅惟三代封建,盖由力不能制,因而利之,礼乐节文,多非己出。两汉罢侯置守,蠲除曩弊,深协事宜,今因臣等,复有变更,恐紊圣朝纲纪;且后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宪,自取诛夷,更因延世之赏,致成剿绝之祸,良可哀愍。愿停涣汗之旨,赐其性命之恩。”无忌又因子妇长乐公主固请于上,且言:“臣披荆棘事陛下,今海内宁一,奈何弃之外州,与迁徙何异!”上曰:“割地以封功臣,古今通义,意欲公之后嗣,辅朕子孙,共传永久;而公等乃复发言怨望,朕岂强公等以茅土邪!”庚子,诏停世封刺史。

贞观政要:

长乐公主,文德皇后所生也。贞观六年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於长公主。魏徵奏言:“昔汉明帝欲封其子,帝曰:‘朕子岂得同於先帝子乎?可半楚、淮阳王。’前史以为美谈。天子姊妹为长公主,天子之女为公主,既加长字,良以尊於公主也,情虽有殊,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公主,理恐不可,实愿陛下思之。”太宗称善。乃以其言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敬重魏徵,殊未知其故,而今闻其谏,乃能以义制人王之情,真社稷臣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妻,曲蒙礼敬,情义深重,每将有言,必俟颜色,尚不敢轻犯威严,况在臣下,情疏礼隔?故韩非谓之说难,东方朔称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耳而利於行,有国有家者深所要急,纳之则世治,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

唐会要:

太宗二十一女……长乐。降长孙冲。

贞观五年。长乐公主出降。太宗以皇后所生。敕有司资送倍于永嘉长公主。秘书监魏征谏曰。不可。昔汉明帝欲封其子。云我子岂得与先帝子等乎。可半楚淮阳。前史以为美谈。天子姊妹为长公主。天子之女为公主。既加长字。即是有所尊崇。或可情有浅深。无容礼有逾越。上然其言。长孙皇后遣使赉钱四十万。绢五百疋。诣征家赐之。

册府元龟:

太宗贞观十一年六月戊辰以司长孙无忌为越州刺史……故申命有斟酌前代宣条委共治之寄象贤存世及之典司空齐国公无忌等或材称人杰望表国章论道庙堂寄深舟楫用资文武诚著艰难折冲阃外隐如敌国或志力忠烈 为心膂或气强果是曰:爪牙策名运始功参缔构义贯休戚效彰夷险嘉庸懿绩简于朕心宜委以藩镇改赐土宇馀官食邑并如故即令子孙世世承袭(其后无忌等将之国情皆系恋不愿行辞不获免无忌子尚长乐公主乃因主陈请。又缪出怨言以激帝曰:臣披荆棘以事陛下,今海内宁一不愿违离而弃牧外州复,与迁徙何异……太宗谓之曰:割地以封功臣古今之通义也。意欲公之枝叶翼朕子孙长为藩翰传之永久情在此耳,而公等薄山河之誓发言怨望朕亦安可强公以土宇耶?于是遂止。

大唐故长乐公主墓志铭

【盖】大唐故长乐公主墓志

【志文】

大唐故长乐公主墓志铭

公主讳丽质,陇西狄道人,高祖太武皇帝之孙、皇帝之第五女、东宫之姊也。

若夫瑶源纪地,实命先天。迁汾阴之鼎,功高造物;刻太山之石,德洞函夏。岂直载祀无疆,轶商周之御历;本支多艺,迈鲁卫之作屏而已哉。公主资淑灵於宸极,禀明训於轩曜。行归柔顺,因得伯姬之心;德备幽闲,有逾贞姜之节。发言垂范。动容应图。皎若夜月之照琼林,烂若晨霞之映珠浦。加以惠心开朗,沉识韶令。散玉轴於缥帙,悬镜惭明;耀银书於彩笺,春葩掩丽。是以遐观遗篆,俯寻蠹册。周室王姬,徒兴秾李之咏;汉朝公主,终致柏梁之讥。惟懿德之鲜俦,校往图其谁侣。

贞观□年,诏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礼珪优组,赋极膏腴。地兼城阳,帝刘愧其茂册,邑启长乐,皇音恧其徽章。然则尧曰允龚,垂敕降之典;武称尽美,著下嫁之风。是以归宣平之国,既属於妫吕;选子敬之流,亦俟於梁窦。

七年,降殡於宗正少卿、河南长孙冲,即司徒、太子太师、赵国公无忌之长子也。翟衣振采,锵玉佩而出仙□;凤驾徐轮,罗银烛而下长汉。在贵符瑟琴之好,居满修苹繁之洁。佩金燧於兰室,妇德□称;弄王梭於春机,家道以正。访史伫戒,问礼贻则。保傅相仪,俨铜驼之路;辎骈警策,□濯龙之苑。播肃雍於闺闱,流婉嫕於邦国。然而孝友天发,仁爱冥感,归宁丹掖,总笄□□。紫庭就养,金墀授巾,而奉玉馔。比夫益部孝女,非有帝子之尊;齐国娶□,□□□ 阁之简。虽复昭昭婺女,映鲁馆而夺晖;皎皎常娥,临秦台而掩色。悲夫,年催四节,□□二竖。

掩心之镜,访秦宫而莫逢;长生之药,祈王母而不至。阅水翻於夜壑,风烛翳於□□。晋女辞□之言,惟几弥固;穆姜薄葬之志,将绝逾明。以十七年八月十日奄然薨谢,春秋廿三。

皇帝悼深夭蕙,怀三号而犹感;储后痛结分荆,寻万恨而增慕。阖宫催□,列辟同哀。朝日以之亏光,行云以之寡色。楼台寂漠,无复白鹤之翔;原野凄凉,遽□□鸟之兆。粤以其年岁次癸卯九月丁丑朔廿一日丁酉陪於□陵。

□□□胪卿、扶阳县开国男韦挺监护,守鸿胪少卿崔仁师为副。葬事所须,□□□□□□□□□德,因山著美。戢兰仪于白楸,宁藏玉匣;凿松扃於丹巘,靡瘗金□。□直门□□□□□□□□转。白骥徘徊,长辞魏阙;丹旐委郁,直指恭园。荡当涂之□,□宾已散;□□□之□,□志空传。

其词曰:

□□□命,绿字启符,功□在镐,德迈曰虞。金桢星列,玉叶云敷,仪汉诞嫒,方娥应圆。德□□□,誉光兰石,晨昏不匮,组训无斁。玉笄耀首,银河警策,筑馆大邦,执笄列辟。游艺□□,□□□翰,对菊题熔,怀仙摛赞。灾生弩影,年催孔叹,医门术殚,仙坛斧烂。琼峰□□,□□□□,□□□□,秦凤辞条。雕楹结网,绮帐生飙,锦机字灭,宝镜菱销。日去已□,□□□□,□□□□,悲骖屡蹀。地尽龙盘,山开马猎,陇积寒草,松低霜叶。独有徽□,□□□□。

(西安昭陵博物馆藏石,录自《昭陵碑石》)

8.【唐肃宗女长乐公主】宿国公主(?—?),唐肃宗李亨长女,母不详。始封长乐公主。下嫁豆卢湛。

相关史料

《新唐书 列传第八》

宿国公主,始封长乐公主。下嫁豆卢湛。

9.【后梁太祖女长乐公主】长乐公主(?—?),后梁太祖朱温女。母不详。公主下嫁赵岩,开平元年(907年)五月十一日封。

相关史料

《旧五代史卷十一(梁书) 列传一》

末帝德妃张氏。《五代会要》云:少帝妃张氏,乾化五年九月二十四日,册为德妃,其夕薨。案《欧阳史次妃郭氏传》云:晋天福三年,诏太社先藏罪人首级,许亲属收葬,乃出末帝首,遣右卫将军安崇阮与妃同葬。妃卒洛阳。又案:《五代史》无外戚传。《五代会要》云:梁太祖(后梁太祖)长女安阳公主,降罗廷规,开平二年八月追封。长乐公主,降赵岩,开平元年五月十一日封。普宁公主,降昭祚王氏(王昭祚),开平元年五月十一日封。金华公主,开平二年十月封。真宁公主,乾化三年十月五日封。少帝长女寿春公主,乾化三年四月五日封。第二女寿昌公主,贞明元年九月二十三日封。今考《通鉴考异》引《梁功臣列传》云:罗廷规尚安阳公主,又尚金华公主。是书《罗绍威传》亦载开平四年,诏金华公主出家为尼。是金华公主实归罗氏,《五代会要》阙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