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历史上曾出现过两处桂阳州:一是明代及清初湖南桂阳行政区划,一是元代广东连州地区行政区划。

目录

明代及清初湖南桂阳行政区划元代广东连州地区行政区划

明代及清初湖南桂阳行政区划明洪武九年(1376),桂阳府降为桂阳县,省平阳县入焉(据《明史》,平阳县建制自此废),隶湖广布政使司上湖南道衡州府;洪武十三年(1380),升桂阳县为桂阳州,领临武、蓝山二县。崇祯十二年(1639),析桂阳本州西南禾仓堡和临武县西北部分置嘉禾县,属桂阳州。

清康熙十七年(1678),吴三桂称帝衡州,避其讳改桂阳为南平州。次年(1679),复名桂阳州。

清雍正十年(1732),桂阳州升为直隶州,领临武、蓝山、嘉禾三县,隶衡永郴桂道。

元代广东连州地区行政区划西汉初年(公元前206)立桂阳县,含今连州、连南、连山三县(市)。

元至元十九年(1282),升桂阳县为散州,称为桂阳州,领桂阳及阳山二县。大德年间(1297—1307),桂阳州、连州一度改隶广东英德路。明洪武二年(1369)三月,桂阳州省入连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