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春

1、著名京剧老生、武生演员李桂春(1885~1962),京剧老生、武生。艺名小达子,河北霸县辛章村人。
他幼年家境贫寒,11岁在“永胜和”梆子班坐科学唱胡生,3年后出科到天津、北京等地搭班演出,以唱河北梆子为主,兼唱京剧。23岁起改学京剧。1920年以后,长期在上海演出,改演京剧老生。曾在天津挑班演出。擅老生及武生戏、武生戏宗李吉瑞。
他武功精湛,表演火炽,嗓音洪亮,在上海红极一时。他能戏甚多,京剧以《凤凰山》、《风波亭》、《请宋灵》、《刺巴杰》、《独木关》、《逍遥津》、《打金砖》等著名;梆子擅唱《回荆州》、《蝴蝶杯》等。
他演出的机关布景连台本戏《宏碧缘》、32本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孙庞斗智》、《泥马渡康王》、《镇国高廷赞》、《二十八宿上天台》等影响很大,他在《狸猫换太子》中创造了南派包公的艺术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在化妆上他把包公双颊揉成黑里透红的颜色,又把包公的纱帽改为相貂,这样包公的舞台形象更高大,更富于生活气息,有“南派包公”的美誉。在南派京剧中是卓有成绩的中坚人物。其子是著名文武老生李少春。
曾任河北省跃进梆子剧团副团长、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戏曲学校教师等职。
民国37年(1948年),李桂春回乡探亲,应乡人之邀,在本村成立子弟班,后迁到天津李桂春家,李义务教戏。1954年介绍子弟班全班到北京加入"燕声京剧团"。该班学员遍布全国各地,大部分成为各剧团的骨干。
2乳山市报社副总编辑李桂春 1951年3月生,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乳山市报社副总编辑。原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92年人才交流到山东。长期从事宣传和新闻工作,先后在全国有关报刊、电台上发表新闻作品2000余篇,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出版有小说集《云雾缭绕的山林》、诗集《情满森林》、儿童小说《猎犬贝特和它的主人》等,出版创作文学作品25部,主编著作5部。曾主持反映鄂伦春人生活的电视剧《天神不怪罪的人》的拍摄,获国际国内4个大奖,曾多次举办全国性的大型文学笔会,并主持和创办了《鄂伦春》文学期刊、《鄂伦春散文诗报》、《鄂伦春报》。调到山东后,在全国各有关报刊上发表新闻特写多篇、中篇小说两篇,并把乳山南黄镇对农村"分层次标准化管理"经验成功介绍给内蒙古,并协助整理成书出版。先后被评为呼伦贝尔盟优秀共产党员、呼伦贝尔盟先进工作者、威海市民族宗教先进个人、威海市首届十大藏书家之一,山东省百名爱书用书家庭。
2001年来到北京,先后任《环球纪事》杂志社总编室主任、环球快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经济杂志社执行总编辑、现代文明画报社副总编、和谐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中华新闻报社时政周刊执行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