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留谦
中国水利水电研究院防洪减灾抗旱研究所1. 基本情况姓名:丁留谦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5.3
党派:中共党员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
学历:硕士
职称:教授级高工
职务:所长
专业:水工建筑
研究方向:渗流及控制、防洪减灾
兼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渗流力学专业组委员;
《中国防汛抗旱》杂志主编2. 学习及工作经历1981.9~1985.7 郑州工学院水利系水工建筑专业 学士学位;
1985.9~1988.5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专业 硕士学位;
1988.5~2001.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历任渗流控制研究室主任,2000起担任副所长,1995年评聘为高级工程师;
2001.4~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任副所长、所长3. 工作业绩及主要成就主要从事堤坝渗流分析与渗流控制、安全评价、除险加固、防洪抢险以及防洪决策支持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负责和参加的项目约70项,总合同额6000多万元,其中国家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级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公开发表论文近60篇。作为主要编写人,参加了《堤防除险加固实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88)和《堤防抢险实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水利科技减灾系列丛书的编写工作,参与了《水利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技术和应用》(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的编写。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包括:
堤坝渗流分析与渗流控制方面:
⑴ 在国内率先研发了三维非达西渗流有限元数学模型和程序,解决了大孔隙介质中的非达西渗流计算问题;
⑵ 针对沟后水库溃坝问题,通过现场勘查、渗流分析和溃坝模型试验,最先提出坝体顶部面板与坝体脱开的观点,弄清了渗透破坏导致溃坝的机理。获水利部97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表在《应用基础与工程学报》上的论文“沟后水库砂砾石面板坝溃坝原因和机理” 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00年度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⑶ 通过渗流数值模拟,研究了碾压混凝土坝的合理渗控形式和效果,发表在《水利学报》上的论文“碾压混凝土坝渗流有限元分析”获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1995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⑷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m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应用基础研究”的一项内容,针对水布垭234m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通过高压渗流圆筒和仿真物模试验、理论和数值分析,对基于自愈机理的接缝止水的结构型式、材料、长期渗透稳定性、渗控效果及施工工艺等进行了研究,论证了用于超高面板坝的可行性。获水利部2004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
⑸针对堤坝管涌抢险和除险加固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支持下,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数值和物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单层、双层和多层堤坝,在管涌机理、管涌数值模拟、管涌抢险的合理范围、盖重的合理宽度、悬挂式防渗墙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及管涌控制的原则和标准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丰富了对堤基管涌机理的认识,补充和发展了传统渗流控制理论,为堤防设计规范中渗流控制设计部分的改进提供了技术依据。获水科院2007年度科技应用成果一等奖。
崩岸治理方面:对传统抛石护岸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置土工合成材料反滤保护层的建议(董哲人、姜树海、丁留谦等,堤防除险加固实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通过长江上的江西棉船洲、安徽东梁山和珠海磨刀门入江水道三个崩岸治理试验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建设,研究提出了软体排抛石压重护岸的整套技术和工艺,解决了水深流急、水下岸坡地形起伏较大以及有抛石情况下软体排的水下快速铺设和排间搭接难题,试验工程均取得了理想的防护效果。在铺排施工工艺、排体结构和材料、软体排锚固结构等方面获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成果被正在修编的水利部《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0X所采纳。获水科院2005年度科技应用成果特等奖。
防洪决策支持平台建设方面:负责组织完成了七大流域三维电子江河系统,成功实现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等现代高新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已在国家防办、七大流域机构防办的防汛工作中得到应用,为防汛会商和决策提供了很好的辅助支持。完成的“宁夏三维电子江河系统”项目获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0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河流生态修方面:参与组织完成的水利部“河流生态修复理论研究与工程示范”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项目获2008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建立了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概念模型,在对水利工程的河流生态胁迫效应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胁迫效应机理,构建了生态友好的水利工程技术体系框架。同时在河流生态修复规划设计技术、生态水力学计算模型技术、生态修复结构材料技术、兼顾生态的水库调度方法、水库生态治污技术等方面实现了技术开发和集成。4.专著与论文专著
⑴ 堤防除险加固实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年11月。
⑵ 堤防抢险实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4月。
论文
1. 已知水头边界条件下双层地基上盖重的渗流计算方法,水利水电技术,2007.2。
2. 不透水边界条件下双层地基上盖重的渗流计算方法,水利水电技术,2007.2。
3. 双层地基上盖重设计准则的研究,水利水电技术,2007.2。
4. 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水利水电技术,2007.2。
5. 三层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水利水电技术,2007.2。
6. 双层堤基中悬挂式防渗墙渗控效果的试验研究,水利水电技术,2007.2。
7. 关于盖重宽度和管涌抢险范围的讨论,水利水电技术,2007.2。
8. 双层堤基管涌动态发展的有限元模拟,水利水电技术,2007.2。
9. 排体护岸工程的铺排施工,水利水电技术,2007.2。
10.Breach Mechanism of Gouhou CFGD,International Seminar Stability and Breaching of Embankment Dams, Oslo,Norway,21-22 October 2004.
11. Structure Risk Analysis with Slope Stability and Seepage of Dike at High Flood Leve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XXX IAHR Congress. THESSALONIKI, GREECE, 2003.
12. Research on Probabilistic Design Method of Flood Defenc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XXX IAHR Congress. THESSALONIKI, GREECE, 2003。
13. 基于可靠性理论的堤防安全评估系统的开发,水利水电技术,2003.11。
14. 堤防的结构风险分析理论及其应用,水利学报,2003.8。
15. 堤防安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人民长江,2003. (6)。
16. 防洪堤的可靠性设计方法探讨,水利学报,2003.4。
17. 堤防工程中几个关键研究课题,水利发展研究,2002.12。
18. 关于防御山地灾害工作的思考,中国减灾,2002.3。
19. 超高面板坝淤填自愈型止水结构可行性的初步研究,水利学报,2001.1。
20. 堤防除险加固技术进展,中国水利,2000.2。
21. 堤防地基防渗技术, 防渗技术,1999.9。
22. 沟后面板砂砾石坝溃坝机理模型试验研究,水利学报,1998.11。
23. 沟后面板砂砾石坝溃坝机理和经验教训,水利水电技术,1998.11
24. 我国江河大堤的特点及防险抢险问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1998.10。
25. 沟后水库砂砾石面板坝溃坝原因和机理,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998.4。
26. 帷幕和排水在重力坝坝基渗流控制中的作用及合理设计,水利水电技术,1994.5。
27. 碾压混凝土坝渗流有限元分析,水利学报,1993.10。
28. 三维非达西渗流的有限元分析,水利学报,1990.10。5.学术思想、研究团队建设水工建筑物与其它建筑物的最大不同点是承受水力荷载,与之相应的渗流及控制问题是水工建筑物设计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水工建筑物病险失事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工建筑物渗流及控制研究涉及土力学、水力学和泥沙运动力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与水利工程实践紧密相连的学科。在渗流分析方面,研究开发了三维非达西渗流有限元分析程序。在渗透变形与控制方面,对堤坝管涌机理、管涌过程中渗流场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悬挂式防渗墙控制管涌发展的机理等有新的发现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对管涌抢险的合理范围、盖重的合理宽度、悬挂式防渗墙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及管涌控制的原则和标准等提出了建议。针对超高面板堆石坝,研究论证了基于自愈机理的接缝止水结构用于面板坝渗流控制的可行性。针对崩岸治理问题,研究开发了软体排抛石压重护岸成套技术和工艺。
在研究团队建设方面,注重理论研究、数值分析和物模试验等不同特长人才的配置、培养和协同攻关,注重建设和谐、宽松和富有协作精神的学术研究氛围。
在学科发展方面,坚持以国家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密切跟踪学科的国际发展趋向,注重科学问题的提炼,坚持现场调查、理论研究、数值分析和物模试验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同时注重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结合。5、科研及成才感悟科学研究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扎实的理论功底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应注重经典著作或优秀专著的学习和精读。提出科学问题是科研工作者的一种最重要的能力,观察和思考是提出科学问题的基本途径,应注重观察和思维能力及习惯的培养。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科研的切入点,需要广泛收集、把握资料,摸清问题现状,注意对新原理、新技术的应用和多学科的交叉。在研究手段上,要注重现场调查统计、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物模试验的综合应用。知识结构互补、分工合作、善于沟通并富有协作精神的团队是取得重大科研创新成果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