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歌

一首著名的楚歌,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所作.
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欲立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但没有成功.刘邦死后,吕后所生的嫡长子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吕后便做了太后,她令戚夫人穿上囚衣,戴上铁枷,关于永春巷舂米,戚夫人悲痛欲绝,乃作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此即"舂歌".
刘邦尚未发达时,娶了吕公之女,就是惠帝刘盈之母吕后。后来刘邦做了汉王,又娶了定陶美人戚姬,甚是爱幸,后生赵王如意,是为戚夫人。当时吕后所生的刘盈已被立为太子,但刘邦觉得太子仁弱,“不类我”(无乃父之风),而欲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多次努力均未能成功。戚夫人终日泣涕不止,刘邦遂颇为感慨地为她唱了一首楚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将安所施?
刘邦唱这首《鸿鹄歌》时,命戚夫人为其伴跳楚舞,于是后人常把戚夫人和项羽的虞美人相提并论,所谓“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因为这些原因,吕后自然恨透了戚夫人。刘邦一驾崩,吕后便下令将戚夫人囚禁于永巷,给她剃了光头,戴上铁项圈,穿罪犯所穿的赭色囚衣,并让她干舂米的活儿以羞辱她。这时赵王如意尚在邯郸,母子离散,含垢忍辱的戚夫人就作了这首《舂歌》表达内心的愤懑和凄楚。
诗歌开头说“子为王,母为虏”,三言六字,以母子地位之悬殊直抒内心不平,先声夺人。紧接着说自己每天起早贪黑舂作不止,生命危在旦夕,随时可能发生不测。而末句“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汝)”,犹如一声绝望的呼号,将心中的悲苦和对远方儿子的思念倾吐而出。可叹的是,这首歌带给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的却是更惨痛的灾难。吕后看到这首歌,恼羞成怒,杀心顿起,将赵王如意招至宫中,趁孝惠帝外出打猎之机,派人用鸩药将其毒杀。又用极残忍的手段断去戚夫人手足,去眼使瞎,煇耳使聋,饮瘖使哑,把她扔到厕所中,命曰“人彘”。自古以来,人类虐杀之毒,肉刑之剧,动心骇听,无过于此!
一代美人香销玉殒,倒是这首句式灵活,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的歌留了下来。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女子形象呼之欲出,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成为可以和《垓下》、《大风》媲美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