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苴 <名>

(形声。从艹,且声。本义:鞋底的草垫,用以垫鞋底)

同本义

冠虽敝不以苴履。――《汉书》

青麻的子实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幽风·七月》

结子的麻,或粗黄麻布

粗劣;粗恶

苴麻

苴jū

⒈苴麻,又叫"种麻"。大麻的雌株,开花后能结果实。也指结子的麻:~布。

⒉枯草。

⒊用草做成的鞋垫。

⒋包裹。

苴zhǎ 1.腐土;糟粕。 2.通"柤"。木名。

苴chá 1.浮草;枯草。

苴zū 1.见"苴秸"。

苴bāo 1.古民族名。巴人的一支。

苴xié 1.羊苴咩城,又名苴咩城。古城名。故址在今云南大理。唐代南诏国徙都于此,始建城。参阅《嘉庆一统志.云南.大理府》。

五笔: aegf

繁体: 苴

全字笔划: 8

区位号码: 6058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搜词条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