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化探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书

名: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化探索

作者:徐长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1

ISBN: 9787509715390

开本: 16开

定价: 49.00元

内容简介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化”为主题,收录了作者十多年来已公开发表的18篇相关学术论文。在中国新时期学术事业渐趋正常化的大背景下,作者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探索并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化,以期通过意识形态取向和学术取向的相对分离,使马克思主义研究变成一门奉行学术自由、遵守学术规范的真正学问。

图书目录作者说明

唯有马克思与没有马克思

——马克思逝世120周年感言(代前言)

专题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

本文与解释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的学术规范

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向何处去?

以马克思的学术精神研究马克思主义

——致汉语马克思的第二个世纪

专题二关于马克思的人论

重新理解马克思人论的四个命题

——一种反思性的探讨

“旧人”的终结和“新人”的诞生

——论马克思对人的价值形象的设计

本质主义的反叛与复归

——论马克思人论的思维方式

专题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宗教观与意识形态观

论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

求解“柯尔施问题”

——论马克思学说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马克思的宗教观及其当代省思

——为2005年两岸宗教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而作

认知先于修辞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观的核心原则

专题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张力

马克思主义:从建构性理想到调节性理想

——借康德的视角来看

先验的自由与经验的自由

——为“文革”爆发40周年、结束30周年而作

论劳动的全球化

——从马克思主义暨中国的视角来看

专题五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进态势

关于实践的哲学与作为实践的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的危机刍议

改革哲学分科体制,解放民族理论思维

——从《大同书》的原创性看现行哲学分科的弊端

马克思与康有为对中国社会进程的预见及其启示

——为改革开放30年而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