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春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人物简介赫春香,女,中共党员,满族,1961年2月24日出生,辽宁师范大学赫春香教授

[1]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多年来,致力于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承担了二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微型分析化学实验的研究与探索》、《视频型分析化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主讲的《分析化学》2001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课程,2004年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化学分析实验》2008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十余篇。主编并出版《微型定量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一部。出版电子教学软件《化学分析实验操作常见错误及分析》一部。多年来,多次获得“教学优秀”、“优秀教师”等奖励,2004年被评为辽宁师范大学首届教学名师。

主要科学研究方向: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电分析化学。共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SCI收录7篇。

工作学习简历1979年9月~1893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读本科,获理学士学位。

1983年7月~今,在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教。

1993年9月~1994年7月,在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

2001年9月~2002年7月,在大连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

教学工作主讲本科生基础课:《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本科生选修课《现代电分析》、《食品分析》、《误差理论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主讲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现代仪器分析》、专业方向课《化学传感器》;

主讲教育硕士专业课:《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现代分析技术》。

指导研究生情况:指导硕士研究生5人。

代表性研究论文1.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分析化学,2003,31(8):958~960(已被SCI收录)

2. 天青I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对血红蛋白的电催化还原。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17(12):1847~1850

3. 8-氮鸟嘌呤与铜(II)的络合吸附波。分析试验室,2006,25(5):6-9

4. 槲皮素——铜络合物的极谱法研究。分析化学,2002,29(10):1147~1149

5. 头孢哌酮的单扫描极谱法测定。分析化学,1997,25(9):1116

6. 头孢塞甲羧肟的伏安性质及单扫描极谱法测定。分析化学,1998,26(11):1129~1133

7. 头孢塞肟钠的极谱伏安行为及其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分析试验室,1999,18(2):15~19

8. 诺氟沙星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与应用。分析试验室,1999,18(4):95~97

9. 除谱——多波长线性回归分光光度法测定邻硝基酚中在的微量对硝基酚。光谱实验室,1996,13(5):28~31

10. 多波长线性回归——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和苯酚。分析试验室, 1996,15(2):25~28

11. 等吸光点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和间苯二酚。化学世界, 1993,5: 216~216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软性饮料中的咖啡因。分析化学, 1991, 19(5): 12~1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