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的角落
《阿勒泰的角落》是关于新疆的最美丽文字,这是现代版《呼兰河传》。由作者李娟1998-2003年之间陆续完成并在《文汇报》、《南方周末》等发表的短篇散文集结成册。作者以天然而纯真的笔调描述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日常生活点滴趣事:做裁缝、可爱的孩子、来来去去的陌生人。她刻画的不是一组有关新疆的异域风情,她刻画的是我们内心的牧歌:白雪和阳光,青草和白桦林,优美、明亮。
目录
出版信息作者简介媒体盛誉读者评论目录
出版信息作者:李娟
出 版 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0-6-1封面
[1]
页数: 272
I S B N : 9787547010105
作者简介李娟
[2]
李娟,在孤寂中迸发天才的力量,以浑然天成的笔触抒写生之爱恋。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并出版过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收获评价颇高,被誉为文坛清新之风,来自阿勒泰的精灵吟唱。
现年31岁的李娟生活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从未受过任何专业文学训练,1999年开始写作。她的上一本散文集《九篇雪》已经在市场绝迹多年,最近才分别推出了新作《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据悉,李娟的文字都来源于她的生活感悟:养鸡、卖杂货、做裁缝、种葵花、剪羊毛、去森林采木耳,以及哈萨克形形色色有趣的人物。
一众文坛大腕们认为,她的散文为灾难病痛提供了一种全新解读,她笔下的人物尽管贫穷,却怀抱善心与向上的快乐,“这个普通牧民女子让人们发现,被各种‘阴谋论’、‘末日说’充斥的人心,有多渴望一种脉脉温情、抚慰内心的文学”。
媒体盛誉朱天文:我在台北,我读到了李娟,真不可思议我同时就在李娟那唯一无二的新疆。
梁文道:这是本世纪最后的散文。
陈村:这样的文字是教不出的。
刘亮程:我为读到这样的散文感到幸福,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已经很难写出这种东西了。那些会文章的人,几乎用全部的人生去学做文章了,不大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而潜心生活,深有感悟的人们又不会或不屑于文字。文学就这样一百年一百年地与真实背道而驰。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
王安忆:她的文字一看就认出来,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时间很长,人变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那里的世界很寂寞,人会无端制造出喧哗。
舒飞廉:她的出现,就像当年的萧红一样,是天才的出现。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
读者评论这是一个尚在生长的灵魂……李娟的文字,那种特殊的气息,除了归为天地所养,很难找到其他的传承。 ——芳菲 《阿勒泰的角落》美在哪里?就美在她明亮的而非阴暗的底色上。寂寞的诗多矣,明亮爽朗下的无边的寂寞似乎还没有人写,这就是独创的境界。
——舒芜
对于本文,任何书评与访谈可能都是多余的,稍微有一点“思想”的文字就会略见尴尬。
——豆瓣 阿月浑子
我们通过她的眼睛,重见这世界肌肤深处的秘密。
——天涯 佚名
目录自序
在喀吾图——
一个普通人
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喀吾图奇怪的银行
我们的裁缝店
看着我拉面的男人
喝酒的人
尔沙和他的冬窝子
在巴拉尔茨——
叶尔保拉提一家
河边洗衣服的时光
河边的柳树林
门口的土路
有林林的日子里
巴拉尔茨的一些夜晚
更偏远的一家汉族人
在沙依横布拉克——
孩子们
深处的那些地方
和喀甫娜做朋友
带外婆出去玩
外婆的早饭
补鞋子的人
在桥头——
秋天
狗
有关纳德亚一家
我们的房子
坐爬犁去可可托海
怀揣羊羔的老人
在桥头见过的几种很特别的事物
在红土地——
在戈壁滩上
骑摩托车
妹妹的恋爱
拔草
点豆子
金鱼
三个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