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寿年

区寿年(1902年-1957年),国民党陆军中将。字介眉,广东罗定人,生于 1902年10月5日。1921年冬入粤军第一师第四团第三营第十一连任文书,后经舅父蔡廷锴保送入粤军阳江军事教习所学习,结业后任十一连司务长、排长,1924年秋任连长,1925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第一营连长,参加北伐,1927年3月任第11军10师28团3营营长,8月参加南昌起义,在向广东前进途中脱离起义部队,旋任第11军24师70团团长,1929年秋任第60师120旅旅长,参加粤桂战争和中原大战,并参加对中央苏区围剿。1931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第78师师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十九路军调防上海,同时蒋介石受压下野,南京政府由广东派系主持,陈铭枢任京沪戍卫司令。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派陆战队登陆上海。区寿年率第十九军第78师奋起迎战抵抗,因而成为声名大噪的抗日军队。因此,任该师总指挥的区寿年也获颁青天白日勋章。后来日本多番增援;蒋介石复出后,国军亦派出中央军共同作战,最后事件以外交谈判解决。1933年1月任赣粤闽湘边区左路军第78师师长,参加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该师也为1933年闽变主力之一,1933年11月20日,闽变正式爆发,参加福建事变反蒋,任人民革命军第1方面军第3军军长,随后蒋介石调八个师的陆军入闽,他又依附蒋中正,宣布拥护南京中央。该声明为为蒋中正平息闽变主因之一。之后,十九路军的番号取消,部队亦被分散收编,闽变失败,他仍任国民革命军的176师师长。1934年赴香港居住。不久赴德国学习军事。1936年回国后仍任第19路军78师师长,后任第19路军26师师长,1937年初任第5路军176师少将师长,抗战爆发后任第8军团176师师长,二战期间他为国民党陆军上将李宗仁麾下,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与武汉会战,1938年5月任中将,9月任第48军副军长兼176师师长,1939年11月任第48军军长,1943年3月任第26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期间,任第6绥靖区副司令官,于黄泛区大战中,与共军僵持,不过仍因黄百韬军团援助,获得胜利。1948年6月兼任整编后的第7兵团中将司令官,7月6日在豫东战役中,负责镇守开封要塞,于河南龙王店被解放军所俘。1950年获释,1951年回广州,任民革华南临时工作委员会宣传委员会委员,1954年任广州市政协常委。1957年1月15日在广州病逝。其长孙区楚良曾任中国男子足球队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