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业

【简介】水产业 (fishery)是指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水域或开发潜在水域(包括低洼地、废坑、古河道、坑塘、沼泽地、滩涂等),以采集、栽培、捕捞、增殖、养殖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或其他水生动植物产品的行业。又称渔业。包括采集水生动植物资源的水产捕捞业和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水产养殖业两部分。广义的水产业还包括水产品的贮藏、加工、综合利用、运输和销售等产后部门,渔具、渔船、渔业机械、渔用仪器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制造、维修、供应等产前部门以及渔港的建设等辅助部门,它们与捕捞、养殖和加工部门一起,构成统一的生产体系。
【简史】远古渔猎时期,人们用兽角和兽骨制成鱼叉、鱼镖等,从河流、湖泊和浅海滩涂捕捉鱼、虾、贝类。中国约在商代已用竿钓和渔网捕鱼,商代末期出现了鱼类养殖,池塘养鱼技术曾发展到很高水平。以后人们逐渐采用用桨、橹或帆为动力进入渔船捕捞阶段。
产业革命后,随着蒸汽机渔船的出现,现代渔业开始形成,使沿岸、近海的捕捞活动迅速扩展到外海和远洋。
20世纪初柴油机开始用作渔船动力。20世纪40年代后,渔船、渔具和渔业机械、仪器装备等逐渐形成体系,使捕捞技术装备日趋先进,加上冷冻、冷藏和渔业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渔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导致渔港和渔业市场的发展,海外和远洋渔业取得了飞速发展,逐步形成了现代渔业的完整体系。70年代后,由于过度捕捞,传统渔场资源出现衰退,世界水产品总产量增长速度明显下降。许多国家为保护水产资源和维护本国权益,采取宣布专属经济区等措施,加强了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同时水产养殖业受到进一步重视,养殖产量显著增长。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水产品总量又出现持续增长趋势。
【分类】按其生产性质、功能和方式,分为水产捕捞业(包括海洋和内陆捕捞业)、水产养殖业(包括海水、浅海滩涂和内陆养殖业)、水产栽培业、水产采集业和水产品加工业等;
按其作业水域空间和地理环境条件特点,分为海洋水产业和内陆水产业。前者按距陆远近又分为沿岸、近侮、外海、远洋水产业;后者按水域类型分为湖泊、江河、水库、池塘水产业。
水产业按水域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
按水界可分为内陆水域渔业、沿岸渔业、近海渔业、外海渔业和远洋渔业等;
按水产品的获取方式分有捕捞渔业和养殖渔业。
中国的渔业还可按所有制性质分为国有渔业、集体渔业、个体渔业、私营渔业、联合体渔业和三资企业渔业等。
【性质和特点】按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多数西方国家分类,它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苏联将其列为食品工业部门,中国将其作为大农业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①以水域为基本生产资料,以水生经济动、植物为生产对象;②产品既具鲜活性,又具易腐性;③以商品生产为主,具有很强的商品性;④具有工业的性质,但生产对象具有再生性能。
一般认为水产业具有农业和工业二重性质。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浅海滩涂养殖水生动植物的养殖业属农业生产;水产品加工则属加工工业生产。同时,水产业又具有不同于工业和农业的特点:
①不同的水生动植物适应不同的水层环境,作为鱼类活动场所和渔业生产基地的水域,可以立体利用,进行多水层增殖和捕捞,从而大大提高水域生产力,增加单位产量。
②鱼类是有生命的自律更新资源,又是冷血性动物,能量消耗少,饵料转化效率高,实行精心饲养和合理捕捞,能达到增产增收。
③鱼类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因而在生产上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创造鱼类生长所需要的良好环境,才能保持渔业生产稳定持续增长。
④水产品是鲜活易腐品,保鲜、冷藏、加工、运销等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提高质量、减少损失。
⑤水产资源大多存在于国际公有或他国管辖的水域中,作业渔场流动性大,故水产生产特别是海洋捕捞生产还须在国际合作基础上才能顺利发展。
【研究的范围】水产资源调查和评价;
水产区划的研究和分区;
水产业布局;
水产业潜力分析和预测;
水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改造措施。
【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水产业,不仅可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和水生经济动、植物,还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食品(当今人类植物蛋白质中的6%、动物性蛋白质中的17%来自水产业);为食品、医药(如玳瑁、海龟、鼋、北海狗、海马等)、饲料、制革(儒艮、斑海豹、北海狮等)和工艺品(如珊瑚、珍珠、扬子鳄等)提供原料。发展水产业对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有着重要作用。
水产品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尤其是鱼类的蛋白质高、脂肪低、胆固醇少,为人们所喜食。20世纪80年代初,人类直接或间接食用的动物蛋白质中,水产品动物蛋白质已占25%左右。水产品还可以为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其他化学工业提供重要原料。水产品是国际贸易中的畅销品,换汇率较高。发展水产业有利于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实现农业生产各部门的良性循环。
中国东、南滨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适于捕捞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渔场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大于全国耕地面积。浅海滩涂可供养殖面积约134万公顷。内陆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约1675万公顷,可养殖水面502.5万公顷,还有大量稻田具备养殖条件。鱼类资源相当丰富,海水鱼类约150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淡水鱼类约70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约50种,常见的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等。许多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在国际上颇具盛名,如对虾、海参、鲍鱼、扇贝、珍珠等。